百年火車站見證天中發展
摘要:在旅客進出站通道上采用“上進下出”的設計理念,乘車旅客由站前廣場上方進入售票廳、候車廳,出站旅客由地下通道進入汽車站、公交車站和出租車乘車區,防止旅客對流。
上世紀紀六七十年代的駐馬店火車站。(資料圖)
2017年5月改造前的駐馬店火車站。(資料圖)
火車站是一座城市的面孔,是一段歷史、一個故事。離家的路有千萬條,而回家的路只有一條。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年,回家路上的記憶也在不斷刷新。從“哐當哐當”的綠皮車到時速300多公里的高鐵列車、從徹夜排隊買票到手機點點即時購票、從硬紙板票到電子客票……似乎很難想象,這些改變就發生在40年間。而駐馬店火車站,這座百年火車站,也見證了天中的發展。
文/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通訊員 崔遂紅
一座城與一個站
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明朝設立皇家驛站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稱,總人口965萬、面積1.5萬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重要的人口大市、農業大市和新興工業城市。
駐馬店是一座交通暢達之城,區位優越、消費市場巨大,承東啟西、貫南通北,是鄭州、武漢、合肥三大城市圈中的節點城市,京廣鐵路、京深高鐵和106、107國道縱貫南北,京港澳、大廣、新陽、上武、焦桐5條高速穿境而過,市區距鄭州新鄭機場1.5小時、武漢天河機場2小時、明港機場30分鐘車程,“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進出口方便快捷。
駐馬店火車站始建于1897年,距今已有百年。它見證了駐馬店的繁榮發展,承載了一代又一代駐馬店人的記憶。
2012年,駐馬店西站開始投入使用,曾經駐馬店到鄭州需要四五個小時,現在駐馬店西站的高鐵列車到鄭州僅需一個小時。車票的變化見證了這40年來的變遷。
在上世紀80年代,火車票是硬紙板票。2000年后,計算機售票逐步實施,硬紙板票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粉紅色的軟紙車票代替了硬紙板票。鐵路實現聯網售票后,車票也“改頭換面”成了藍色軟紙票。人們不必再為購買車票徹夜排隊,提前通過12306網站、手機App自助售票機等多種途徑購買車票,還可以網上選座,目前還實施電子客票,乘客刷身份證就可以乘車,方便至極。
作為河南省勞務輸出大市,駐馬店車站近年來發送旅客在200余萬人左右,絕大部分是外出務工人員。駐馬店車站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宗旨,在武漢局集團公司和駐馬店市政府的支持下,自2017年5月25日零點起,對駐馬店火車站老站進行閉站改造。
百年火車站換新顏
2017年12月28日,改造后的駐馬店火車站正式投入使用,以“科技車站、智慧車站、人文車站”形象炫麗亮相:
安全更有保證。廣播室改建為綜控室,使用面積101平方米,是原18平方米的廣播室5.6倍。綜控室集消防、廣播、導向、監控4大系統于一體,時時聯動,密切配合,既能實現車次、尋物、晚點等各類信息的廣播通知,又能全面觀察站房和站場內所有區域,遇突發情況能夠及時處置。
候車更加從容。新站房面積1.2萬平方米,將原有的4800平方米站房擴大了2.5倍。設計采用現代風格,簡潔明快,端莊大方。站房分為上下兩個候車廳,其中一樓候車廳3050平方米、二樓候車廳21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5000人候車。候車廳內最大限度自然采光,節能環保,通透明亮。所有步行樓梯均加設防滑措施。
服務設施更加人性。候車廳內設4個衛生間,新增了兩個殘疾人專用衛生間。在一樓候車廳設置“愛心母嬰室”,內設沙發、茶幾、嬰兒床等設施,為母親和嬰兒提供一個溫馨的空間,解決年輕媽媽們的出行困擾。
引導更加便捷。設置電子導向屏、LED顯示屏52塊,滾動播放車票信息、列車運行情況、候車區域、進出站方向等,不僅讓旅客進站有指引、候車不茫然,而且減少過去喇叭吆喝產生的噪聲,給旅客提供安靜舒適候車環境。候車廳內使用節能環保的照明設備、中央空調,以及消防自動噴淋、煙感溫探測器等先進設備,設施設備高度自動化。
出行更加順暢。設置8臺電梯,其中自動扶梯6臺、無障礙垂直電梯2臺,并且更加適合乘坐輪椅者、視殘者或擔架床進入和使用。原有站房沒有專門的進站門廳,新站房的進站門廳面積為360平方米,使用了人工智能系統,安裝8臺自動實名制核驗閘機通道和2個人工通道。在旅客進出站通道上采用“上進下出”的設計理念,乘車旅客由站前廣場上方進入售票廳、候車廳,出站旅客由地下通道進入汽車站、公交車站和出租車乘車區,防止旅客對流。將原有6米寬進站天橋和出站地道擴建為12米寬的進站天橋和10米寬的出站地下通道,原有的出站地下通道改為物流通道,實現“人暢其行、物暢其流”。一、二站臺均按高站臺設計,徹底地解決駐馬店站“鴛鴦站臺”的歷史。同時新建1.3萬平方米風雨棚,使旅客上下車更加方便、溫馨。
便捷交通助力天中經濟發展
2020年2月23日上午,河南省駐馬店車務段駐馬店車站,經過一夜奮戰,滿載29車58只集裝箱的駐馬店至寧波北侖港鐵海聯運X9535次集裝箱班列順利開出。這是該站抗疫期間開出的第一趟出口班列。
駐馬店火車站站長謝書偉告訴記者,該站充分發揮寧波北侖港鐵海聯運班列“安全、優質、高效、順暢”的物流品牌優勢,為外貿企業做好優質服務保障。通過“一企一策”,積極克服困難,將信陽永豪軒家具有限公司、平輿縣工業園區戶外家具公司生產的家具以及中集駐馬店華駿鑄造廠生產的汽車輪轂等外貿產品“匯總整合”,共同搭上X9535次鐵海聯運班列,為企業復工復產后的產品外銷提供運輸保障。
駐馬店市錦程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駐馬店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新義是駐馬店交通運輸發展的見證者。他“以客運帶動勞務,以勞務促進扶貧”,成立了自己的“扶貧車隊”。20年來,他輸送160多萬人(次)到南方就業,帶動3000多個家庭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如今高鐵通向全國各地,我們的員工也可以根據廠方的要求短時間內直達,這在以前就不敢想。”他說。
1998年12月4日,在駐馬店市火車站廣場前,第一屆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會開幕。臨時搭建的展棚里,一下子擠進1.2萬多人,3天時間,貿易成交額達17.5億元。當年的報道說,“這為駐馬店經濟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屆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于1999年10月26日~28日仍在駐馬店火車站廣場舉行。從一座小站到如今的“盛世容顏”,駐馬店火車站見證了駐馬店這座城市的迅速崛起,也見證著23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給這座城注入的活力與經濟推動力。
一列列旅游專列使得全國的游客隨時一睹皇家驛站的前世今生,嵖岈山的美景,溫泉小鎮的郁金香、百合、紅梅;聆聽南海禪寺的悠揚鐘聲,而腳下這片土地上的芝麻、花生、板栗、香菇等,也都通過鐵路運輸到四面八方。
如今的駐馬店,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18年度中國十大最具活力休閑城市、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游城市,區位、資源、市場、土地、勞動力、生態等優勢進一步凸顯,已成為中原地區最具發展活力、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鐵路交通的發展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