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精神潤澤文明之花
摘要:當樂善好施、凡人善舉成為一方人民的價值追求,當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成為當地人們的自覺行為,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會在此深深扎根。駐馬店,就是這樣一座城市。
以志愿精神潤澤文明之花
記者 劉華山 見習記者 耿楊揚
當樂善好施、凡人善舉成為一方人民的價值追求,當誠實守信、尊老愛幼成為當地人們的自覺行為,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會在此深深扎根。駐馬店,就是這樣一座城市。
時下,在這座享有“千年古驛站、生態文明城”美譽的城市,隨處可見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他們活躍在主要交通路口、汽車站、火車站、公園,活躍在敬老院、福利院和社區困難群眾家中,傳播著愛和文明,傳遞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溫暖動人的故事發生。近日,在交通路與平安街交叉口,正在值班的駐馬店日報社志愿者們“偶遇”了一位愁容滿面、口齒不清的老人,幾經溝通,才確認老人迷路了。安撫老人情緒、給老人找地方休息、幫忙打電話報警,直至護送老人坐車離開。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小紅帽”們身體力行,從我做起,爭相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如一片美麗的花海,構筑成了能量超強、吸力超強的志愿服務“紅色磁場”,吸引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俺社區的志愿服務項目真是好!每個月都有志愿者前來,理發、修鞋、維修電器、清洗地墊,樣樣不落,真是細心又周到!”在驛城區西園街道辦事處文明社區,提起社區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居民稱贊不已。
一個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物質與外表,還在于精神與內涵。近年來,我市積極創新載體,不斷豐富志愿服務活動內涵,圍繞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持續推進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等重點領域的志愿服務,壯大了各類志愿服務組織,擦亮了一大批特色品牌。
在志愿服務的“紅色磁場”里,青春之光格外閃耀。郭可珂是黃淮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自從加入了“黃淮小紅帽”志愿服務隊,她便成了翟莊社區留守兒童眼里的“愛心姐姐”,變成了敬老院爺爺、奶奶口中的“好閨女”,還化身為助力創文的“文明使者”……
“愿以無私付青春,造福千萬獻真心”。郭可珂只是我市28萬名投身城市建設、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領域青年志愿者的一個縮影。他們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正逐漸成為各類志愿服務的中堅力量。
成就莫屬望笑臉,感動世間眾微塵。市天中義工聯合自成立以來,不僅在扶老助殘、社區關愛、慈善救助等方面開展公益活動,還在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投入較大的關注力,及時精準地做好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為和諧天中作出積極貢獻。
“種類齊全的服務項目,為廣大志愿者提供了廣闊的參與平臺。大家根據自身特長,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志愿服務項目向專業化和特色化提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積小美為大德,積小善為大愛。志愿者就像一團流動的火炬,走到哪里、照亮哪里。目前,全市已有各類注冊志愿者82.7萬余人,志愿服務隊2311個,項目總數16837個。在市中心城區著力深化開展的“志愿服務鄉村行”“周五志愿服務日”“做志愿表率·為黨旗增輝”、千名志愿者服務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等活動,使志愿服務成為溫暖天中大地的精神力量。
疫情期間,市委組織部從110個市直單位主動請纓、遞交請戰書的黨員中選派430名志愿者,統一分配到市中心城區防控任務較重、難度較大的老舊小區、城中村等284個防控卡點,深入開展入戶排查、衛生消殺、環境整治、卡點監測、宣傳引導等工作,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紅色”防線。
如今,這些曾經日夜鏖戰在抗疫前線的黨員干部戰志愿者們,又帶著熱情與微笑走上街頭、走進社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為創文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眾力之所舉,則無堅不摧;眾智之所為,則無往不勝。以志愿精神潤澤文明之花,必將為我市文明創建注入蓬勃向上的生機與活力。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