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 河南在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
摘要:2020年正式啟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監管試點,推動跨境電商B2B企業便利化通關。
河南日報記者 趙振杰
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的新業態,沒有現成模式可以遵循,需要通過制度、管理、服務創新,完善生態體系,賦能產業發展。
從2016年獲批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至今,河南在制度和模式創新上有哪些成功的探索?9月18日,記者采訪了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
“總的來說,我省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在監管制度、業務流程和商業模式三個方面實現了突破。”該負責人說。
據介紹,在監管制度方面,我省以貿易便利化為導向,首創“電子商務+行郵監管+保稅中心”通關監管模式(即“1210”跨境保稅進口模式),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和電商企業實行“雙分級”、差別化監管,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鄭州模式”,目前已在國內其他綜試區復制推廣,并為世界海關跨境電商標準框架的制定提供了借鑒。在特殊監管區允許多類型商品在同一個場所內進行存儲和商業處理,實現網購保稅進口、直購進口、區域出口、一般出口4種零售進出口模式同區作業。2020年正式啟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監管試點,推動跨境電商B2B企業便利化通關。
在業務流程方面,率先采用交易信息、支付信息、物流信息“三單比對”,推動通關作業無紙化。我省加快建設河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流程“串聯”改“并聯”,實現企業通關數據共享共用,線上“一次申報”,線下“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同時,創新實施“簡化申報、清單核放”、抽查制度“雙隨機”、“7×24”小時無休作業等措施,對跨境電商產品“即報即備”“即查即放”,跑出了日均處理能力1000萬包、通關速度500單/秒的“河南速度”。
商業模式方面,河南探索發展“一館多模式”“一館多業態”跨境電商O2O零售商業模式,跨境商品“立等可取”,建起了市民家門口的“世界商品超市”,開辟了新的消費渠道,滿足了大眾個性化消費需求,豐富了人民群眾生活。早在2018年,河南就創新產業生態培育模式,啟動E貿易核心功能集聚區建設,并推動“1210”進口模式向境外復制,進一步叫響“買全球、賣全球”河南品牌。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