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師事跡簡介
摘要:特別獎推薦人選 喬朝霞,女,46歲,安陽市第六十三中學教師 王三朝,男,36歲,新鄉市第一中學教師 王 南,女,39歲,開封市金明中學教師 遠程輔導武漢學生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事跡關鍵詞:在黃河守望長江的知心老師 喬朝霞、王三朝、王南3位都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王紅玉,女,39歲,濮陽市第五中學教師事跡關鍵詞:開發輻射全國的疫情班會課的河南名班主任作為語文老師,王紅玉開發了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和課程,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獎項。作為班主任,她善于用書信和學生溝通感情,為身陷迷途中的學生指明道路。
疫情期間,作為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她積極迎接挑戰,把抗擊疫情和學科教學相結合,設計了別出心裁的網上開學第一課,還組織工作室成員設計了疫情下的九大主題班會課。每一個課例她都親自把關。凝聚著王紅玉和工作室成員心血的九大主題班會課完成以后,從濮陽市到全省、從全省到全國,這九大主題班會課受到了全國各地班主任的關注與認可。
從教近20年來,王紅玉先后榮獲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濮陽市師德標兵、濮陽市教學標兵等稱號。
王曉琳,女,49歲,濟源市第一中學教師事跡關鍵詞:開發電影課程支持湖北抗疫的教育電影達人王曉琳從教25年來,潛心教研,連續16年擔任班主任,教學成績突出,潛心研究電影課程,出版多本課程著作。她開發的電影課被中宣部、教育部評選為典型課程。
抗疫期間,她在2周內設計出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抗疫電影課程體系。她主持開發的中小學抗疫電影課《一周一電影》,入選由湖北省教育廳主辦的課程項目,被教育部選為疫情期間向全國教師培訓的線上課程。她積極組織思政教師設計疫情期間系列網絡思政課、心理教師疫情防控心理疏導10堂課,參與網絡公益講座和抗疫課程培訓,通過市長熱線和QQ群等網絡途徑開展心理咨詢和家庭教育公益援助。
王曉琳先后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專家、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麥陸南,男,25歲,洛陽科技職業學院教師事跡關鍵詞:746名在武漢實習學生的“守護神”作為一名輔導員,麥陸南心系學生成長,走進學生生活,用父母之心、兄弟姐妹之情、師生之愛去呵護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做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暖心人和筑夢人。
疫情暴發期間,正帶領學生在武漢實習的他心系學生安危,結合學校和實習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及時將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為學生健康安全撐起“保護傘”,未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離武漢通道開放后,麥陸南和其他老師一起順利將746名實習學生全部安全有序送回家鄉,成功實現在武漢實習學生抗擊疫情零感染。
麥陸南先后被學校評為優秀輔導員、優秀學生工作者,被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共產黨員”稱號。
何小龍,男,44歲,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教師事跡關鍵詞:580名“內高班”孩子的“何爸爸”作為教師,何小龍教學成績優異,多次獲省、市優質課獎勵,多次參與省、市高考模擬考試命題工作;作為班主任,他愛崗敬業,用自己的工資設立班級獎學金,鼓勵孩子勤學向上。2015年11月,他擔任學校“內高班”老師,負責“內高班”580名孩子的學習生活管理。近5年來,幾乎所有的周末和節假日,他都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都親切地叫他“何爸爸”。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從1月21日開始,他連續48天堅守在學校。因為他的堅守和陪伴,580個孩子生活學習健康有序。
何小龍曾榮獲“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系統凝聚力建設行動先進個人”“鄭州市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首屆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尚宇紅,女,54歲,河南工業大學教師事跡關鍵詞:學生心理健康的“解語花”自1999年起,尚宇紅專職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輔導工作,累計心理咨詢的學生6000余人。師者仁心,她善做關愛學生的“解語花”,組織創辦河南省首家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率先在河南省開展的心理健康系列活動,現已形成系列品牌;熱心公益,她搭起做服務社會的“連心橋”,積極參加“百名專家進百村”“陽光校園行”等科普宣傳和公益活動。
疫情期間,她把全校102名心理咨詢師組織起來,成立了“心理服務團”,通過一臺電腦、一部手機、一條熱線,為全社會提供心理服務,用聲音傳遞力量與溫暖。
尚宇紅是學生心目中的心理健康守護者,先后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巾幗建功標兵。
胡金吾,男,52歲,南陽市宛城區溧河鄉第二初級中學教師事跡關鍵詞:攜妻就醫輾轉三地不輟網課的鐵漢子從教32年來,胡金吾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教學之路,從生活中學習物理,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輕松學習知識。課堂上,他用鮮活的事例、直觀的演繹、有趣的講解,讓學生迷上了物理課,連最不愛物理的女同學也癡迷于物理世界的神奇。
陪重病妻子輾轉宛鄭京三地求醫期間正趕上新冠疫情暴發,身處困境,他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畢業班的物理教師。他背著手提電腦,攙著虛弱的妻子,在求醫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難。他堅守網絡課堂直播,病房、衛生間等不斷變換的課堂背景讓師生淚目。
胡金吾多次被評為南陽市宛城區優質課一等獎、二等獎,2005年榮獲省級優秀輔導教師稱號。
賈福霞,女,44歲,河南省實驗小學教師事跡關鍵詞:沖在“名校同步課堂”錄制一線的戰“疫”先鋒賈福霞對學生有耐心、有愛心,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帶領學生走進大山“學先鋒、做先鋒”,和時代楷模張玉滾校長 所 在 的 南 陽 黑 虎 廟 小 學 開 展 手 拉 手 活 動 。
疫情期間,她接到了河南省“名校同步課堂”錄制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她開始和時間賽跑,查資料、寫教案、制卡片、做課件,每天早上6時準時起床備課。她先后錄制了18節一年級的語文課,是這次全省參加錄課教師中錄課數量最多的一位。她還組織學生分組在屏幕前與黑虎廟小學的孩子互相鼓勵,帶領工作室的成員和黑虎廟小學的老師一起在釘釘群里開展教研活動。
賈福霞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河南省優秀班主任和河南省教育廳優秀共產黨員。
黃志昂,男,36歲,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師;李霞,女,37歲,河南大學教師事跡關鍵詞:前線后方齊心戰“疫”的青春伉儷
黃志昂承擔河南大學醫學院本科生的教學任務,他注重對學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李霞作為碩士生導師,讓學生設計實驗,給課題注入自己的靈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大年初一晚,接到醫院緊急通知,黃志昂第一時間報名成為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對口支援武漢市第四醫院。李霞迅速組建新冠病毒診斷應急攻關團隊,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特異性IgM和IgG硒標快速檢測試劑盒,為戰“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黃志昂被評為河南大學青年崗位標兵、第一附屬醫院優秀帶教老師,李霞被評為第六屆中國免疫學會青年學者獎和第十四屆河南省青年科技獎。
彭群浩,男,38歲,周口市淮陽中學教師事跡關鍵詞:貧困家庭孩子的暖心“舵手”彭群浩擔任高三班主任的7年,在他的愛心幫扶下,近70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考入了重點大學。他每個月拿出部分工資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他經常多做兩個人的飯,讓父母在外打工的學生加餐;排查宿舍安全隱患時,他發現班里一名父母去世的孩子被子發霉,他悄悄拿來自家嶄新的棉被和被罩送給學生。學生都說,在彭老師班里學習的學生都有家的感覺。
疫情期間,他是班級的“總舵手”,線上教學,他自掏腰包,為學生郵寄教學資料;學生情緒低落,他在班級群里發獎勵紅包,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家訪時看到困難家庭的孩子借手機上網課,他自費為孩子購買手機。
彭群浩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優秀教師、周口最美教師、淮陽區師德標兵。
童長窩,男,53歲,商丘市虞城縣稍崗鎮馮莊小學教師事跡關鍵詞:把疫情寫進師生德育的抗疫戰士童長窩堅守鄉村教育陣地32年,不斷攀登求索,付出十倍于常人的心血和汗水;他關心學生、大愛無疆,每年省吃儉用從工資中拿出5000元資助全鎮中小學在讀的十幾名孤兒,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回報社會。
他脾臟切除,體重不足50公斤,但在抗擊疫情面前迸發出無限能量。他不畏嚴寒,每天到該鎮抗擊疫情卡點義務執勤10個小時以上,他還開設了“馮莊小學德育小課堂”系列視頻教學班,受到了全體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童長窩先后40多次榮獲省、市、縣級榮譽稱號,3次入選虞城縣育人楷模報告團在全縣進行演講。
特別獎推薦人選
喬朝霞,女,46歲,安陽市第六十三中學教師
王三朝,男,36歲,新鄉市第一中學教師
王 南,女,39歲,開封市金明中學教師
遠程輔導武漢學生的優秀班主任團隊
事跡關鍵詞:在黃河守望長江的知心老師
喬朝霞、王三朝、王南3位都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他們都帶領工作室成員積極進行教學研討,取得了優異成績。
疫情期間,他們積極響應省教育廳號召,主動請纓,義務對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漢市第49初中初三女生欣欣進行補課和心理輔導。自2月27日欣欣在方艙醫院治療至今,從隔離點到返校復課,3位老師對欣欣的陪伴與輔導一直沒有停止。他們專門設計了課程,制作了100多個專屬課件、心理減壓視頻、每日復習計劃等,幫助欣欣應戰中考,成為欣欣遠在河南的知心老師。
喬朝霞被評為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河南省文明教師。王三朝被評為河南省教學標兵、河南省優秀班主任。王南被評為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河南省教育系統優質課二等獎。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