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實現“疫情防控和辦會辦展”雙勝利
摘要:抽調200余名醫務人員,組建了核酸檢測證明核查隊伍、定點賓館疫情防控隊伍、國際會展中心防控救治隊伍三支專業防控力量,實現了“疫情防控與辦會辦展”的雙勝利,也為國內其他展會的舉辦提供了寶貴經驗。
線上線下融會貫通 創新引領產業振興
——第二十三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實現“疫情防控和辦會辦展”雙勝利
記者 劉華山 滑清泉 高君瑞
23年辦會,同世界共舞。23年辦會,向未來布局。
以“創新引領農產品加工業,產業振興助力全面小康”為主題,第二十三屆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在駐馬店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下帷幕。作為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國家批復的第一批全國性線下展會,今年大會可謂辦之不易,意義非凡。
在全球疫情尚在持續之時,舉辦這樣一場“特批”盛會,不僅讓中國農業與世界農業再次交融碰撞,更彰顯了中國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也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動力,提振全球經濟復蘇的十足信心。
今年大會,全國共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團參會,參展參會企業達5600多家。歐美、東南亞31個國家和地區的267家駐華企業參會參展。而會議期間,成功簽約重點合作項目182個,總簽約額858億元,更是再創展會新高。
23年櫛風沐雨,23載砥礪奮進。從1998年開始,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在駐馬店這座城市舉辦至今,經過23年來的心血傾注與不斷創新,大會已成為農產品加工業交流合作的“彩虹橋”、新業態發展的“風向標”、科技成果的“轉化器”、名品展示的“大平臺”。
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展會,更是一場展示信心的展會。
本屆大會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為我國和世界農產品加工企業尋求合作伙伴、掌握先進技術、展示自身形象、了解行業動態、明確投資方向、促進產品銷售搭建了重要合作交流平臺。
大會期間,全國42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集中展示推介515項農產品加工技術新成就成果,涵蓋谷物加工、油料加工、果蔬加工、肉品加工、水產品加工、功能類食品加工、蜂產品加工以及生物防控檢驗檢測等技術與裝備。通過交流與對接,進一步打造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推深度融合的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體系。
在成果展示方面,本屆大會總展區面積5.4萬平方米,設國際標準展位652個、特裝展位135個,分全國農產品加工產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國際農產品加工產品、河南省農產品加工產品等八大展區和優質農產品貿易區。在加工裝備展區,重點展示了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裝備、新技術、新產品,來自北京、浙江、廣東等9個省市59家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企業參展。在境外企業展示區,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合作,釋放國際農產品加工合作共贏紅利。同時,成功舉辦了產業扶貧成果展,集中展示各地扶貧取得的巨大成就。
辦會成果豐碩,模式更加開放創新。今年,大會以線上線下融合方式呈現,利用數字技術將各項職能搬到線上,在云端展示中外農業新產品、新技術,為參展企業和采購商提供網上推介、供采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讓全球參展商和采購商不用見面就可以下訂單、做生意,為中外企業創造了互利共贏的新商機。
云看展會,云逛大集。云展會上,通過專家解讀、主播逛展、網上洽談、供需交流等形式,大會將各項活動實時直播向全媒體推送,僅9月6日一天的瀏覽和點播人數就突破700萬人次。而與拼多多合作,舉辦的中國農加工投洽會“線上農貨大集”更是火爆,幫助2000余家優質涉農企業和近萬類農副產品對接,上線首日的13個小時內即實現成交訂單量近50萬單。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今年盛會,也是對舉辦方疫情防控能力的一次大考。為安全辦會,大會專門成立疫情防控部,制訂大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所有來賓采取實名制一人一證,憑“身份證+嘉賓證”出入大會各個活動場所、乘車和入住賓館酒店。抽調200余名醫務人員,組建了核酸檢測證明核查隊伍、定點賓館疫情防控隊伍、國際會展中心防控救治隊伍三支專業防控力量,實現了“疫情防控與辦會辦展”的雙勝利,也為國內其他展會的舉辦提供了寶貴經驗。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場盛會的圓滿舉辦,充分展現了中國現代農業和農加工領域的創新成果,為開放中國市場、深化國際合作、助力全球減貧邁出了堅實一步。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副代表瑪哈·艾哈邁德在大會期間表示,通過大會,大家充分了解中國農產品從生產到營銷的農業價值鏈,并從中獲得諸多收益與啟示,要把在大會上學到的農業高科技方面經驗廣泛推廣,以幫助更多貧困國家和地區的人民。
一位從第一屆大會就開始參展的企業相關負責人感慨,借助這個平臺,合作伙伴的數量和貿易額都有明顯提升,企業在這個平臺上感受到了萬物互聯時代的澎湃力量。以會為“媒”,深耕中國大市場,共享發展新機遇,一定能共同促進全球農業貿易繁榮發展,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大會堅定以開放合作應對疫情沖擊,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也讓世界更加看好駐馬店、看好河南乃至中國農業發展的未來。
豬肥牛羊壯,糧穩天下安。藉由大會這個平臺,駐馬店將堅定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如山責任,持續引領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推進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在國際國內兩個舞臺上不斷書寫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精彩華章。
責任編輯:柳浩楠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