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托起村民致富夢
摘要:葉廟村緊鄰淮河,有種植水稻的歷史,該村以水稻為依托,成立6個優質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優質水稻種植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村民劉家鋒、劉全明、溫得輝3人流轉土地100多畝種植辣椒,讓貧困戶到辣椒種植基地務工增收脫貧。
文/圖全媒體記者 李玉榮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8月29日,在正陽縣大林鎮葉廟村,村黨支部書記劉家鋒看著門前種植的優質水稻抽穗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葉廟村因地制宜,對癥下藥,以“產業富農”為導向,大力發展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的特色產業,有效促進了村民增收,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我們村有蝦稻共作、肉牛養殖、辣椒和花木種植。”說起村里的產業,劉家鋒如數家珍。
葉廟村緊鄰淮河,有種植水稻的歷史,該村以水稻為依托,成立6個優質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發展優質水稻種植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該村貧困戶呂松高由于身體不好,就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平時,他在合作社務工,一年可收入1萬多元,再加上土地流轉等收入,讓呂松高過上了殷實的生活。
村民劉家鋒、劉全明、溫得輝3人流轉土地100多畝種植辣椒,讓貧困戶到辣椒種植基地務工增收脫貧。該村貧困戶黃道錄患有胃病,愛人有冠心病,不能干活,孩子在讀研究生,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后來,他把土地流轉給辣椒種植基地,自己到基地務工,干些除草、施肥、澆水、摘辣椒的活,不僅一天能有80元的收入,還可以照顧家。
村民黃世好以前在外打工,有了積蓄后回村里建起了肉牛養殖場,并帶動鄉親們致富。貧困戶呂思國身體殘疾,黃世好就讓呂思國到養牛場干活,一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
一個個產業讓貧困戶脫了貧,也托起了葉廟村村民的致富夢。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