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驛城區民政局就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答記者問
摘要:答:殯葬改革的宗旨是“殯葬為民,殯葬惠民”,目前,驛城區實行的惠民殯葬政策主要有:一是公職人員亡故后,憑火化證明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撫恤金、遺屬補助等費用;
近日,本報記者就全社會普遍關心的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問題采訪了驛城區民政局負責同志。
問:2019年以來,河南省、駐馬店市和驛城區分別出臺了《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實施方案》和相關殯葬改革政策,社會各界非常關心,請你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答:近年來,驛城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推進火葬、節約土地、保護環境、移風易俗、倡導文明”為目標,全力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工作,全區殯葬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入土為安”、“重殮厚葬”等陳舊觀念根深蒂固,大操大辦、亂占耕地,私埋亂葬,死人與活人爭地現象依然嚴重。為保護土地資源和環境,適應農業現代化進程,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國家和地方先后出臺了《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河南省殯葬管理辦法》和《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實施方案》等政策法規,提倡全民火化,推行生態節地安葬,保護珍貴的土地資源,為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
問:請你談談如何提高火化率。
答:驛城區是火化區,提倡火化,實行火化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歷史責任。驛城區政府已發布通告,要求提高火化率,逐步實現火化全覆蓋。下列人員亡故后必須實行火化(國家有政策規定的民族除外):一是區屬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二是區財政供養的集中、分散特困人員;三是區財政供養的民政福利機構收養人員;四是驛城區所有企業職工、城鎮戶籍居民;五是其他符合火化條件的人員。
下列人員應積極帶頭實行火化:一是在職村干部;二是享受財政生活補助的離職村干部;三是在鄉老黨員、在鄉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四是享受國家撫恤的重點優撫對象;五是其他自愿實行火化人員。
凡實行火化的,均可享受惠民政策資金和免費安葬在城鄉公益性公墓。
問:什么是生態節地安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予以保障?
答:根據省委、省政府決定,2020年所有省轄市、縣區至少建成一個城市公益性公墓,所有鄉鎮至少建成一個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公益性公墓是殯葬改革的一項惠民政策,免費向城鄉群眾提供火化后的安葬服務,由民政局管理、運營、維護,墓區內生態、環保、綠化、園林景觀相結合,環境優美,安全可靠,便于集中祭掃和統一管理。同時,在完善公益性公墓建設的基礎上,逐步推進骨灰公墓內集中安葬,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態葬法,鼓勵倡導深埋、撒散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動綠色殯葬。
問:在殯葬改革中,城鄉居民能夠享受到哪些惠民殯葬政策?
答:殯葬改革的宗旨是“殯葬為民,殯葬惠民”,目前,驛城區實行的惠民殯葬政策主要有:一是公職人員亡故后,憑火化證明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撫恤金、遺屬補助等費用;二是城鎮無職業人員和農民亡故后,實行火化的可以享受每具1000元的財政補助;三是免費在城鄉公益性公墓安葬。
問:推行殯葬改革有哪些具體的政策法規要求?
答:實行全民火化是黨中央作出的重要決策,推行生態節地安葬是國家殯葬改革的重要舉措,每個公民都要遵守。根據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和省、市、區《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實施方案》要求,在殯葬改革工作中,要充分發揮黨員干部表率作用,帶頭執行移風易俗要求和殯葬政策規定,帶頭實行火化,帶頭實行節地生態安葬,帶頭文明節儉辦喪、文明低碳祭掃,自覺抵制迷信低俗活動,嚴禁奢侈浪費、借機斂財。農村要充分發揮“四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作用,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使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殯葬新風成為群眾從心里擁護的自覺行動。
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配偶和直系親屬喪葬事宜必須向所在單位和同級紀檢監察機關報備,未按規定辦理喪葬事宜的,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由所在單位和紀檢監察部門嚴肅處理;本人去世后其遺屬未按規定辦理喪葬事宜的,所在單位不得向遺屬發放喪葬補助金、撫恤金、遺屬補助等費用,財政供養的集中、分散特困人員不按政策實行火化和生態節地安葬的,不得向遺屬發放喪葬補助金等。對違反規定的相關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