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杞縣:走紅色路線 看脫貧攻堅
摘要:杞縣縣委副書記于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杞縣緊扣“激發內生動力,提高發展能力”要求,實施“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大抓支部”建設,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高質量;
8月19日、20日,“走紅色路線 看脫貧攻堅”中央駐豫媒體暨省市媒體采訪團走進杞縣。采訪團一行先后到杞縣革命歷史紀念館、杞縣電商產業園、潘安食品、晟大農貿大蒜市場、城郊鄉東十里鋪村、豫東玫瑰谷、高陽鎮黃崗村、傅集鎮呂寨村、宗店鄉程莊村、穆青紀念館等地進行實地采訪。
據了解,杞縣是全省十四個革命老區之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先后有5600多名英雄兒女血染這片熱土。如今,這片紅色土地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新的傳奇。
杞縣政協副主席、傅集鎮黨委書記臧振峰表示,呂寨村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期間先后犧牲的革命烈士有30多名,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僅有17歲。為了紀念革命英雄和烈士,讓世世代代銘記、不忘革命歷史,村里建設了革命紀念館。
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呂寨村堅持“一紅一白一綠一香”的特色發展,即建設革命歷史紀念館,打造紅色旅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辦杞縣農業生產合作社,種植特色雙孢菇,形成規模化的蘑菇種植基地;保持綠色、有機、無公害的大蒜種植;建立酒廠,收購本村谷物小麥釀酒,聘請村民到酒廠工作。呂寨村人民腳踏實地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該村已于2017年脫出貧。
裴村店鄉屯莊村黨支部書記段崗強依托村黨支部,探索村企聯建模式,成立了開封市首個村企聯合黨支部。屯莊村被定為河南省集體經濟試點村,他創建的工業園被評為開封市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形成了“一園六區多點”的發展格局,融入了食品、彩印、門業、服飾、種植、電子商務等9家企業,其中“扶貧車間”8個。
“豫東玫瑰谷”是裴村店鄉屯莊村打造的扶貧產業項目,生產玫瑰花茶、玫瑰面膜、洗護用品共60多種產品,帶動了56名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
杞縣縣委副書記于慶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杞縣緊扣“激發內生動力,提高發展能力”要求,實施“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大抓支部”建設,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高質量;強化“六大宣傳”,扎實推進扶貧扶志工作;創新“一中心四平臺+扶貧”模式,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通過五項穩崗就業措施,促進“六穩”“六保”落地見效;探索“5+2”模式,解決農村特困老人養老問題。轉變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推行縣級領導干部駐村幫扶制度和縣直單位負責人“支部連支部”幫扶活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穩步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杞縣有“大蒜之鄉”之稱,世界大蒜看中國,優質大蒜在杞縣。杞縣在大蒜種植面積和產量上居全國第二位,于2012年被河南省政府批準為“省級大蒜出口基地”。
目前,杞縣已累計實現83個貧困村退出,19515戶54517人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3.71%下降至目前的0.35%。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達10542元,比2018年的人均6684.8元增長了57.7%。(記者 汪寧 焦宏昌)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