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到“云端”,看古典樂團在新常態中乘風破浪
摘要: 這場“云海音樂會”,是西安交響樂團近年來不斷打破音樂會演出場地限制的縮影。
■本報記者 姜方
在劇場上座率暫限30%的當下,交響樂演出還能以怎樣的方式突破場地限制、抵達更多人群?眼下,國內有不少心懷創意的藝術家、院團和劇場管理者,正在主動探索演藝行業的“新常態”,施展著他們的才華和想象力。
七月初,指揮家湯沐海執棒西安交響樂團和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在華山西峰奏響“云海音樂會”。這場演出在多個網絡平臺首輪播放,超過5000萬網友在線見證《女武神的騎行》等雄渾音符響徹華山之巔。無獨有偶,今年的上海夏季音樂節攜手嗶哩嗶哩(B站)聯合出品室內外17場直播音樂會,更推出線上藝術教育項目,打造古典音樂跨屏互動新玩法。
“女武神”飛上華山之巔打破了音樂會演出場地的限制,通過交響樂與山岳的“對話”讓觀眾領略人文與自然之美;一支交響樂團與當下最熱的視頻彈幕網站達成合作,則讓高雅藝術延伸至更多年輕人群。大膽地從劇場內走到劇場外、從線下轉至線上,音樂工作者們不懼挑戰,力推古典音樂在奔涌大潮中乘風破浪。
從兵馬俑、華山之巔到秦嶺腹地,交響樂的舞臺可以無處不在
“優秀的審美、奇絕的選址、絕佳的創意”,這是網友對華山之巔“云海音樂會”的贊美之詞。古琴曲《太古遺音》和小提琴協奏曲《天下》意蘊悠長,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和瓦格納《女武神的騎行》慷慨激昂……在整場演出中,觀眾既能聽到東西方音樂交融碰撞,也能領略華山的雄奇險峻,享受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震撼。
“在高山云海之中演奏音樂是壯舉,能有這樣的機會,無論如何都要嘗試。”于華山之巔執棒西安交響樂團,對湯沐海來說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他認為,“古典音樂的可貴,就是在聽音樂的過程中有所感悟。如果可以在圓明園內、長城之上舉行音樂會,我相信,觀眾對同一部作品一定有更深刻的領悟。”
這場“云海音樂會”,是西安交響樂團近年來不斷打破音樂會演出場地限制的縮影。去年的國際博物館日,西安交響樂團在“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一號坑前舉行“奇跡之夜”音樂會,演出備受好評。西安交響樂團品牌總監曹繼文介紹,他們逐漸找到了傳播普及高雅藝術的創新之路,“結合地域優勢,讓音樂與人類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相結合”。
近年來,西安交響樂團不斷拓展音樂會空間,把劇院搬到互聯網上舉辦“彈幕音樂會”,走進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文博單位舉辦“云上國寶音樂會”,這些無處不在的古典樂演出不僅備受行業內外矚目,也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年輕粉絲。
攜手B站打造線上+線下音樂會,讓觀眾突破劇場上座率限制
因為劇場上座率暫時受到限制,古典音樂會從線下轉移至線上,成為不少從業者試水的新方向。比如音樂家譚盾的最新作品《武漢十二鑼》,今年4月在紐約、武漢、上海三地以5G在線直播形式完成“云首演”。當時,國內劇場尚未開放,卻有7000萬網友在線觀看了這場演出。
在《武漢十二鑼》“云首演”中,第一個鏡頭用5G連線湖北省博物館,一位樂手敲響擁有2400年歷史的曾侯乙編鐘(唯一復制品)。隨后在上海的實景舞臺上,譚盾指揮臺上的六位樂手敲打銅鑼;而身在紐約的小提琴、大提琴樂手和歌者,以及另外六位銅鑼樂手,通過“云舞臺”與之合成。
近幾個月,國內有一些劇場和音樂廳,已經迎來線上+線下的“新常態”。譚盾今年參演上海夏季音樂節,所有線下演出全部“上線”。正如夏季音樂節主辦方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所說:“劇場重開后,30%上座率畢竟有限,線上直播將是一種很好的補充。”所以,今年上海夏季音樂節牽手視頻彈幕網站嗶哩嗶哩,雙方聯合出品17場直播音樂會,還一起推出全民音樂投稿征集項目“我要lalala”。上海交響樂團品牌總監陸菁告訴記者,時下有大量音樂愛好者在B站聚集,上交希望破圈前行,把優質音樂內容傳播給更多年輕人。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