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平縣石寨鋪鎮:突出重點工作著力守住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底線
摘要:工作中,石寨鋪鎮探索、推出了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依靠群眾推行村民自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助推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生產等各項工作的“黨建+”工作新模式,形成包村組干部駐點指導,構建上下聯動,黨群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工作格局。
駐馬店網訊(記者 周濤 通訊員 梁文賀)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沖擊,石寨鋪鎮實體經濟、社會發展困難突顯,就業壓力加大。石寨鋪鎮搶抓國際駐馬店農產品產業園主體區落地石寨鋪的計政策機遇、市場需求潛力大的現實優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從發展中蘊含的優勢和潛力中,堅定全鎮干部群眾的信心和決心。工作中,突出工作重點,采取了超常規措施,著力守住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線。
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新冠疫情給石寨鋪鎮做好各項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疫情防控中,石寨鋪鎮按照人民至上,全面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切實把疫情防控做到了群眾的心坎上。同時,石寨鋪鎮統籌推進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工作中,做到了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統籌兼顧,做到了在協調聯動的發展趨勢中完善發展新格局。工作中,牢牢抓住了駐馬店國際農產品產業園項目主體落駐石寨鋪鎮的發展機遇科學謀篇布局,積極服務項目建設搶占發展先機,打好了全年發展的主動仗。
做好脫貧攻堅收官戰,交上群眾滿意答卷。在住房、醫療保障等方面石寨鋪鎮做到了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全鎮危房改造工作清零后,村鎮辦公室牽頭組織專業工作隊,對全鎮近三年來危房改造戶進行踏查走訪,對因惡劣天氣造成的屋頂滲水及時發現即時處理,對戶容戶貌差的及時幫助改造,確保了危房改造政策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僅2019年石寨鋪鎮C、D級危房改造戶52戶。同時,大力宣傳、實施"三保兩免一簽約一救助″健康扶貧政策,即為貧困戶統一購買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縣內就醫免報銷起付線、免住院押金、實行簽約醫生、實行醫療救助。確保了各項健康扶貧政策落到實處,讓貧困群眾得到保障、感到便利、獲得實惠。全鎮在落實教育扶貧政策上,建立了教育扶貧政策落實臺帳,實行了動態管理、跟蹤問效,確保了全鎮沒有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綴學。持續開展"愛心圓夢.扶貧助學″活動,多方籌措資金,及時對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僅2019年"愛心圓夢.扶貧助學″發放助學金39人19.5萬元,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63人9.45萬元。石寨鋪鎮脫貧攻堅措施的走實、落地生根,向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抓住穩住產業保就業,做實民生服務之本。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石寨鋪鎮突出了"三業"聯動發展。工作中,全面落實扶貧政策,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不斷激發了市場主體活為。多措并舉推動了消費潛力釋放,確保了群眾疫情防控面前收入不減還增。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人民戰打響后,石寨鋪鎮統籌兼顧、積極作為,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全鎮認真落實上級有關應對疫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決策部暑,落實《遂平縣積極應對疫情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十條措施》,通過對貧困戶自我發展產業獎勵、務工獎勵、一次性務工交通和生活補貼等舉措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克服疫情影響,通過就業創業脫貧致富。僅今年5月底,石寨鋪鎮就幫助120戶貧困戶申請務工獎補13.425萬元,落實外出務工一次性交通補貼21人1.26萬元。在疫情期間,全鎮還開發了疫情防控宣傳員、保潔員、巡邏員等臨時性公益崗位19個,首創保潔員35個,另安置巡河員、保潔員等公益崗位159個,確保了全鎮疫情期間有務工意愿貧困戶勞動力全部復工復產。
緊盯糧食生產不放松,夯實發展"壓艙之石"。石寨鋪鎮現轄10個行政村,境內有耕地面積4.8萬畝。在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引下,按照縣委、縣政府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將大張村、閆橋村李集村、張灣村、柳莊村按要求全部規劃為高效農業、定單農業種植了高品質糧食作物。做為高標準良田大張村千畝示范基地,向全鎮推廣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且駐村干部與農業人員和農業農村局下派人員一起走家串戶,上門落實,農戶簽字,予以落實,以點帶面,積極組織群眾開展“高標準糧田”、“訂單農業”、“禁拋荒”促生產的活動,引導廣大種田農戶致力于高標準糧田和訂單農業。鼓勵大戶種植,引進種植大戶張金剛等10余家共承包近萬畝,全部予以種植訂單農業糧食作物。在種糧大戶的帶動下,2020年石寨鋪鎮全鎮簽下訂單農業近3萬畝,土地有序流轉1萬余畝,石寨鋪鎮糧食生產的抓牢,夯實了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壓艙之石”。
整治人居環境再發力,推動愛國衛生運動。在疫情防控中,石寨鋪鎮瞄準農村臟亂差頑疾,依靠群眾自身行動,切實把一批“臟、亂、差”自然村建成環境優美的典型鄉村,繪就石寨鋪鎮新時代四美鄉村新畫卷。為了解決農村殘垣斷壁多、坑塘垃圾多這一“老大難”問題,石寨鋪鎮調研和征求了基層黨員干部、群眾代表的意見,確定了全民共建共享美麗家園的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活動。全鎮從清理農村生活垃圾、閑置坑塘入手,逐步向畜禽養殖糞污、殘垣斷壁、旱廁、雜物清理延伸,大打了一場愛國衛生運動的人民戰爭。工作中,石寨鋪鎮成立了”潔家、凈村、美鎮″愛國衛生運動工作領導小組,實行黨政主要領導同時掛帥的“雙組長”制,全鎮形成了農業、村鎮、衛生健康、自然資源、生態環保、財政等全鎮各部門全覆蓋的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工作中制定了《石寨鋪鎮“潔家、凈村、美鎮”愛國衛生運動實施方案》,確定了保護群眾利益,充分依靠群眾,讓群眾自覺自愿參與,打消群眾顧慮,極大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主動性、自覺性,降低了整治成本。石寨鋪鎮針對農村垃圾處理難、易反復的問題,一方面石寨鋪鎮示范探索農戶垃圾分類處置,一方面推行白色垃圾換日用品行動。活動的開展全面破解了石寨鋪鎮農村白色垃圾污染治理難題,全面實現了該鎮農村環境整治一眼凈目標。“潔家、凈村、美鎮”愛國衛生運動以來,石寨鋪鎮每天2次清運垃圾雜物實現全覆蓋。清空閑宅基、庭院及坑塘100余處,清出土地260余畝,利用舊磚鋪砌加寬農戶院外的水泥路百余條,長20余公里。為了鞏固清拆成效,按照清理、利用、管理推進的思路,對清理出的空閑宅基、閑置坑塘通過種樹、種菜、種花,打造成小果園、小菜園、小游園。對可連片的宅基進行清理改造,建成產業項目發展特色的花卉花木“微基地”促進農民增收;對有歷史意義、文化價值的老房屋、祠堂等妥善保護,建成農家書屋、鄉村閱覽室、民俗館、紀念館;利用廢棄碾盤、石磙等老物件,打造景觀小品,推動農家樂餐飲業發展。把清拆出的舊磚鋪砌鄉間甬道,既方便群眾出行,又留住歷史記憶。利用閑置坑塘,建設了有機廢物蓄糞改良土壤周轉池及垃圾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生活有機垃圾與白色污染垃圾分類收集設施。目前,全鎮共建成小菜園200余處、小游園80處、小果園130余處、鄉村農家樂30余處、農民圖書閱覽室、村史志館、民俗館10多處。通過全鎮干群努力,全鎮實現了環境美的目標。
勇于探索治理新路子,提升干群工作水平。為全面提升全面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石寨鋪鎮通過有效的載體不斷豐富和延伸“黨建+”的內涵,努力探索一條“鄉村黨建+鄉村治理”新路子,形成了具有石寨鋪特色亮點的鄉村治理體系。根據黨中央提出了“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要求,石寨鋪鎮從“黨建+鄉村治理”創新工作的初衷出發,對當前常態下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脫貧攻堅、維穩信訪、鄉村振興等工作在全鎮進行深入研究,強力推進中及時總結了經驗,并進而形成了可推廣的鄉村治理經驗和工作機制,將其固化上升為系統性、接地氣的制度成果,提升了石寨鋪鎮的鄉村治理水平。工作中,石寨鋪鎮探索、推出了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依靠群眾推行村民自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助推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生產等各項工作的“黨建+”工作新模式,形成包村組干部駐點指導,構建上下聯動,黨群聯動,部門聯動,區域聯動的工作格局。全鎮動員黨支部、中心工作臨時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落實基層民主制度推動村民自治,全鎮形成了黨建引領,三治相融并進,服務進村入戶,網格管理,群防群治的工作新格局,切實提升了全鎮干部群眾的工作水平。
針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形勢,石寨鋪鎮干部群眾著眼于大局大勢,保持清醒頭腦,樹牢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群眾觀點,走好了群眾路線,用趕考的心態凝聚了強大合力,在工作中突出重點,著力守住了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線。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