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地名故事:放牛娃劉盆子
摘要:赤眉軍就擁立劉盆子為帝,改年號建始(有些史書里將劉盆子年號寫成建世)。一年后,劉秀大軍橫掃赤眉軍,樊崇和劉盆子帶著被圍困的20萬殘兵投降了劉秀。而劉盆子呢?
李雪陽
俗話說:運氣不好的時候,喝口水都塞牙,運氣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歷史上有一位15歲的放牛娃,頭一天還在田里放牛,第二天就黃袍加身做帝王了。二三十萬人黑壓壓地齊跪著高呼萬歲,可謂是一步登天。帝王當了兩年后全身而退,頤養天年。他的傳奇經歷被后人津津樂道,載入了《后漢書》,也成了“留盆”地名的來源。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在汝南縣留盆鎮放過牛的劉盆子。留盆之意:留過放牛娃劉盆子的福地也。
話說天鳳五年(新朝時期王莽的年號,公元18年),瑯琊(今山東諸城)人樊崇在莒縣(今山東莒縣)起義,一年間發展到萬余人。樊崇怕起義軍與王莽軍辨別不清,就命令起義軍用紅色染眉,易于識別,從此起義軍稱為赤眉軍。赤眉軍勢如破竹,屢戰屢勝,很快發展到30多萬人。一時間山東、河南等地戰馬嘶鳴遭涂炭,刀槍如林血淚翻。
在兩漢年間,天災不斷、社會動蕩;民不能生、富不能活。人口很快銳減了80%,大批良田無人耕種。留盆地處淮北平原,地勢平坦,田野肥沃,古代就有過路店,后成了赤眉軍的軍營。更始元年(公元23年)初,赤眉軍經過式縣(屬泰山郡,今山東中部)時,把劉盆子及其兩個哥哥劉恭、劉茂搶到軍營(劉恭后投更始帝劉玄,封為式侯)。13歲的劉盆子與哥哥劉茂就在軍營里負責割草喂牛,在留盆生活了近兩年,號稱“牛吏”。如今雖然年代久遠,信步走來,留盆的地名中還凝固著硝煙散去的痕跡。映入眼簾的地名讓人心潮澎湃:馬莊、東馬莊、北馬莊、大馬莊、馬劉莊、馬尾莊、前牛莊、后牛莊以及與馬有關北馬腸河、南馬腸河,還有顧名思義的馮灣、老馮莊、小馮莊等等,都在無聲地講述著“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軼事。
更始三年(25)正月,方望(東漢名士)之弟方陽建議樊崇“擁立漢朝宗室為帝,以號令天下”。赤眉軍首領樊崇也說:“今迫近長安,而鬼神如此,當求劉氏共尊立之。”樊崇不愿意步王莽后塵的原因是怯于當初漢高祖劉邦與眾臣訂立的白馬之盟,大意是:非劉氏為王者,人人得而誅(殺)之。于是,樊崇和他的眾首領想扛著“赤眉漢”的大旗,名正言順地攻長安,搶浮財,霸天下。及至六月,劉盆子在三個候選人中通過“抓鬮”摸到了帝札。赤眉軍就擁立劉盆子為帝,改年號建始(有些史書里將劉盆子年號寫成建世)。取長安后,赤眉軍繼續肆意劫掠、濫殺無辜,沒多久便把富庶繁華的關中折騰的烏煙瘴氣。劉盆子住在長樂宮里,竭力保全皇宮旁舍的宮女、樂師上千人(后來劉盆子走了,他們都在里面餓死了)。劉盆子見赤眉軍嗜殺成性,心如刀絞,就泣不成聲地以退位相逼,赤眉軍方有所收斂,長安城里的居民才得以茍活。一年后,劉秀大軍橫掃赤眉軍,樊崇和劉盆子帶著被圍困的20萬殘兵投降了劉秀。劉秀對劉盆子的單純厚道很贊許,任命劉盆子為其叔父趙王劉良的郎中(官名)。后來劉盆子因病雙目失明,劉秀又下令用滎陽的官田租稅奉養,直到去世。
從歷史上看,一個王朝的廢帝很少有善終的,放牛娃劉盆子算是第一個。兩千年紅塵滾滾到如今,留盆人的心中還閃爍著劉盆子勤勞厚道的影子,多少人“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而劉盆子呢?閱盡千帆,心懷善良,歸來仍是放牛娃。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