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讀:今年河南淮河流域暴雨咋恁強
摘要:“本次淮河流域暴雨洪澇過程呈現降水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降水極端性強、多地雨量破紀錄,汛期旱澇急轉、局地洪澇災害重三大特點?!?/p>
7月26日,南陽藍天救援隊隊員冒雨在白河二壩水域舉行防洪防汛實戰應急演練。7月以來,防洪防汛進入關鍵期,該救援隊成立“防汛搶險突擊隊”,實行24小時積極備勤,隨時準備參與抗洪搶險工作。高嵩 攝
入汛以來,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罕見的淮河流域洪水。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為什么這么強?有哪些特征?7月25日,我們就此采訪了相關氣象專家。
淮河流域暴雨洪澇過程成因是什么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丁一匯說,2019年秋季開始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顯著偏強,副高引導的水汽向長江中下游地區輸送明顯偏強;南海夏季風爆發后,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水汽往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輸送也較強,使得今年向長江中下游水汽輸送較往年偏強。
“中高緯度經向環流發展、冷渦活躍,冷空氣向長江中下游地區爆發偏強。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交匯,致使梅雨鋒偏強,長江中下游地區降雨明顯偏多。與此同時,由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抑制了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大氣對流運動,不利于臺風的生成。”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工牛淑貞說,這也是造成河南在6月8日前全省干旱,之后旱澇急轉的原因。
副高南北擺動,我國主雨帶也隨之南北擺動,致使位于河南南部的信陽市和安徽等地的淮河流域自6月底以來強降水不斷,特別是7月11日至13日和17日至19日,受副高邊緣西南暖濕氣流、江淮切變線的影響,出現了兩次大范圍強降水過程,導致淮河流域洪水發生,信陽市的固始、商城一帶水位超警。
7月21日至22日,受副高加強和切變線北抬影響,北方高空槽東移,在黃淮地區形成低渦切變線,我省黃淮之間出現大范圍強降水過程,量級達暴雨,其中平頂山、漯河、駐馬店、周口4市出現局地特大暴雨。
淮河流域暴雨洪澇過程有什么特征
據統計,6月以來,我省淮河流域共有8次大范圍降水過程,其中7次強降水中心位于信陽地區。6月8日以來,流域平均降水日數22天,較常年偏多6天,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多。
入汛以來,信陽大部累計降水量超過800mm,已超過汛期(6月至8月)的常年值;信陽、新縣、商城、潢川、固始、羅山和光山7地累計降水量突破其建站以來同期最高紀錄。此外,5月10日至6月8日,我省淮河流域無明顯降水,高溫天氣頻發,雨少溫高導致氣象干旱嚴重。6月8日以后,淮河流域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信陽地區多座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發生旱澇急轉,信陽大部洪澇災害嚴重,白露河、史灌河超保證水位,王家壩時隔13年開閘泄洪。
“本次淮河流域暴雨洪澇過程呈現降水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降水極端性強、多地雨量破紀錄,汛期旱澇急轉、局地洪澇災害重三大特點。”省氣候中心正研級高工朱業玉說。
汛期氣象部門出了哪些硬招
面對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全省3個國家級衛星地面站、3個高空氣象探測站、9部新一代天氣雷達、1部應急監測指揮車、2605個地面氣象觀測站,迅速發揮立體化氣象災害精密監測網絡優勢,地面雨情每10分鐘更新1次,雷達組網拼圖6分鐘1次,遙感監測30分鐘掃描1次,現場更是做到分鐘級監測,對暴雨影響區域及其上下游開展全方位的不間斷監視,為雨情變化提供翔實、可靠的研判依據。
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鄭世林介紹,在應急響應期間,我省共發布預警信息508條,其中暴雨預警335次,接收人次1000余萬人,直達各級應急責任人。(記者 李若凡 本報通訊員 周愛春)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