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下碑寺鄉:產業扶貧讓群眾走上了致富路
摘要:東李莊村駐村第一書記付浩說,村兩委將圍繞“四個不摘”要求,以扶貧家庭作坊為基礎,著力打造以小型服裝產業為代表的扶貧產業鏈條,積極促進村第三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精準扶貧“造血”功能,挖掘貧困戶增收的“源頭活水”,向組織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 明 通訊員 付浩)"噠噠噠……噠噠噠……"盛夏的七月,在泌陽縣下碑寺鄉東李莊村生產隊長袁慶書家就響起了縫紉機此起彼伏的運轉聲,工人們分散在各自工位上熟練地轉動著布料加工服裝。這個坐落在袁慶書家中小院里由空閑房屋改造成的服裝加工小作坊,屬于潁上縣徽豪制衣有限公司定點生產作坊,專業生產民用、警用反光服,每天都有十幾名村民來此上班,儼然成了村里的就業基地。
東李莊村位于泌陽縣下碑寺鄉東北部的丘陵地帶,總面積5.7平方公里,屬淺山丘陵地帶,為非貧困村。該村共350戶161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8戶150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薄弱、交通不便,當地群眾大多都是靠天吃飯,一年一季麥一季玉米,生活十分困頓。為擺脫貧困,這個村借助外力、練好內功,大力發展產業就業扶貧。
“俺想都不敢想,原來家里就指望丈夫在外打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說起現在的生活,貧困群眾尚東梅喜笑顏開,一個月能拿到幾千元,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
袁慶書表示:“受今年疫情的影響,上半年接到的訂單特別多,到現在已經接到三萬多件的訂單了,廠家還準備給我簽訂10年的連續合同,保證每月的訂單量,再也不發愁沒活干了。我也向村委保證,在現有帶動的貧困群眾的基礎上,有其他貧困群眾想干,我優先聘用,不會的我能從頭教,總之一句話,我就是想帶著鄉親們致富。”
“小作坊建在家門口,脫貧致富不用往外走。”東李莊村駐村第一書記付浩說,村兩委將圍繞“四個不摘”要求,以扶貧家庭作坊為基礎,著力打造以小型服裝產業為代表的扶貧產業鏈條,積極促進村第三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精準扶貧“造血”功能,挖掘貧困戶增收的“源頭活水”,向組織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