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之光”跨越三千里點亮“河南之燈”
摘要: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啟動送電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王國生這樣評價青電入豫工程:青電入豫架起的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一條轉型升級之路。它必將有力帶動新經濟發展、產業鏈躍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厚植新優勢、增添新動能。
青電入豫工程創下多項世界第一
“青海之光”跨越三千里點亮“河南之燈”
在駐馬店換流站,運維人員程夏杰巡視檢查極2低端換流變進線電壓互感器。戴建昕/攝
全媒體記者 戶向陽 余斌
7月19日一大早,河南省駐馬店上蔡縣,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駐馬店換流站的工作人員程夏杰、李山就開始忙碌起來:對一次、二次設備進行巡視測溫,重點關注站內換流變、換流閥的運行情況,整理當日的操作計劃,進行班站會交接班……
作為世界上首個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特高壓輸電通道,7月15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在位于上蔡縣的駐馬店換流站正式啟動送電的消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鮮為人知的是,這項青電入豫工程創下多項世界第一。
世界首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空中能源走廊
“青電入豫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清潔能源更好造福人民重大要求的實際行動,是推進‘西電東送’能源戰略和西部大開發國家戰略實施的標志性工程。”7月15日,在上蔡縣召開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啟動送電工作會議上,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指出青電入豫工程的重大意義。
這是世界首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空中能源走廊。它一頭牽著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一頭連接中部崛起大省。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水電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得天獨厚,風資源居全國前列,是我國重要的能源接續基地。而1500余公里外的河南乃至華中地區,卻面臨著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和大氣污染防治、能源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面對清潔能源消納這一世界性的難題,如何做到“能盡其用”?
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正是青海能源外送的全新嘗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會同青海、河南兩省對青海新能源開發及外送通道建設進行了深入研究,決定建設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駐馬店市,途經青海、甘肅、陜西、河南4省,線路全長1587千米,新建青海海南、河南駐馬店兩座換流站,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約223億元。
工程全面投產后,每年可向河南輸送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相當于河南省全社會用電量的八分之一,能讓河南減少燃煤消耗18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960萬噸。
工程創下多項世界第一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于2018年10月獲得核準。當年11月77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河南省駐馬店市和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兩地換流站站址同時舉行,標志著這個被譽為“能源動脈”的工程拉開建設序幕。
據介紹,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沿途平均海拔3900米以上,最高塔位海拔4300米,初到現場的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高原反應強烈,即便如此,奮戰在一線的電力人依然扛起了工程建設的重任。
工程全線涉及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長期低溫環境下生長的高寒植物和地表植被多,一旦破壞,很難恢復。為保護沿線生態,施工中不斷加大環保、水保投入,全線采用鋪設鋼板、棕墊、草墊等方式保護草原植被,大量使用機械組塔和索道運輸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綠水青山,踐行了綠色發展理念。
與此同時,該工程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建設的新時代首個800千伏、800萬千瓦特高壓直流樣板工程,全面突破了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送出、高海拔地區特高壓直流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了特高壓直流核心設備國產化、特高壓換流站消防能力提升等難題,形成升級版特高壓直流技術方案,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創下多項世界第一:首次大規模輸送以新能源為主的電能;首次進入海拔3000至4000米地區建設施工;首次研發應用升級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首次采用800千伏換流變現場組裝方案。
排除萬難勇攀電力科技高峰
除全力克服嚴寒酷暑、高海拔、復雜地質地形等惡劣自然環境的挑戰外,今年還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多地工作人員經常工作至深夜12時及后半夜,平均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放棄了周末和假期的休息時間,“戰疫情、搶工期、抓進度、保目標”,全力以赴把受疫情影響的工期搶回來,勇攀電力科技高峰,確保了工程建設順利推進。
“作為第一批進場人員,我們要打好頭陣、當好先鋒,為戰‘疫’加彈藥、添火力,全力確保駐馬店換流站按期投運。”駐馬店1000千伏變電站工程土建項目經理陳軍偉說。2月16日,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駐馬店換流變電站項目部第一批管理人員順利入駐,標志著駐馬店特高壓換流變電站工程復工拉開序幕。
2月23日,在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境內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N924號塔位下,穿戴口罩和防護品的工作人員一絲不茍地進行地面組裝作業,組裝完成的塔件被吊起在空中就位,標志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青海段)正式復工。
5月12日,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境內,隨著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青海段)最后一檔導地線跨越黃河完成升空架設,標志著該工程青海段線路在全線率先貫通,為工程6月30日前實現雙極低端帶電調試,確保清潔能源順利外送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經過20個月的艱苦奮戰,6月29日22時58分,青豫直流工程雙極低端直流系統成功解鎖,工程全線帶電。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開展了大規模集中會戰,創造了河南電網建設史‘集中驗收規模最大、啟動調試周期最長、單月投產規模最大、現場參建人員最多’等多項紀錄。”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負責人說。遠沒有結束。
比如,直流線路只能點對點定向輸送電能。在河南,要將這些清潔能源分配到需要的地方,還要建設眾多配套設施。
青豫直流工程在河南端落點規劃建設了包含500千伏遲營、嫘祖、周口、摯亭等7座500千伏變電站擴建以及11條500千伏輸電線路架設工程在內的龐大配套工程。
“如果把電力比作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血液,那青豫直流工程就是一條電力‘主動脈’,而這些配套工程就像是‘支脈’,能夠把電能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國網河南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式啟動送電,具有里程碑意義。這條“西電東送”的“電力天路”從青藏高原的戈壁荒漠到中原大地的家家戶戶,把“水”“光”“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清潔電能輸送到河南的千家萬戶。
周口、駐馬店、南陽等地已經用上來自青海的清潔電。年底工程全部投產后,沿著這條1587公里的“電力天路”,每年將有400億千瓦清潔電量從青海等地源源不斷送往中原大地,讓河南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資料顯示,這條清潔能源大通道對河南來說,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樣可觀。以工程河南段為例,施工高峰期,參建人員過萬人,涉及全國113家施工單位。而整個工程,可以直接帶動上下游電源、設備生產等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崗位超過5萬個。
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啟動送電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王國生這樣評價青電入豫工程:青電入豫架起的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一條轉型升級之路。它必將有力帶動新經濟發展、產業鏈躍升,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厚植新優勢、增添新動能。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