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
摘要:2018年3月,在市、區老促會等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宋沖村籌資30萬元,開始興建驛城區第一個村級革命村史館——“宋沖村革命村史館”。“宋沖村革命村史館其他墻面計劃繪制和張貼宋沖村人在不同革命時期參加的重大革命戰役或經歷過的重大事件畫面與圖片;
“看到這些宋沖村人在不同革命時期參加的重大革命戰役或經歷過的重大事件畫面與圖片,還有那些革命文物,我們深受感動,又經歷了一場愛國教育的洗禮。”上午,位于驛城區蟻蜂鎮宋沖村的革命村史館里人頭攢動,許多參觀村史館的工作人員和市民看到館內的革命先烈們用過的子彈、物品以及村史時感慨良多(如圖)。
宋沖村革命村史館被列為驛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村史館不僅傳承紅色文化、發展紅色旅游,而且加強農村基層黨建。以“黨性教育”為主旨,突出黨建領航,展示革命歷史人物和鄉土變遷,讓村民切實感受到,在黨組織的帶領下,宋沖村不同時期的華麗蛻變。
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驛城區蟻蜂鎮政府所在地西3公里、我市第一高峰白云山東麓的蟻蜂鎮宋沖村。415戶人家錯落有致分布在11個村落,蜿蜒不斷的環村水泥公路兩邊格桑花盛開,村內美觀大方的文化墻、風格迥異的“小別墅”盡收眼底,成為白云山東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宋沖村前些年的“臟亂差”,誰看誰皺眉頭。后來在鎮政府、村委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共同努力下,村民們清理垃圾雜物、拆除違章建筑、粉刷墻面繪制文化墻、修建文化健身廣場,還組織新建了環村水泥公路,對村落內主要街道進行硬化,種植綠化美化的花草樹木,“臟亂差”變身“凈潔佳”。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宋沖村有20多名優秀兒女走上了革命道路,10多名優秀兒女為此獻身。韓敬之帶領紅槍會會員追隨楊靖宇鬧革命,后在抗擊日本侵略軍時犧牲。姜延斌不足15歲便到竹溝跟隨李先念、彭雪楓等參加革命,新中國成立后又跟隨錢學森、秦基偉等擔任航天部062基地黨委書記、主任,一生頗具傳奇色彩。新中國成立后,宋沖村人在抗美援朝、金門炮戰、自衛反擊戰中也出現了身影,充分展現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精神。
2018年3月,在市、區老促會等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宋沖村籌資30萬元,開始興建驛城區第一個村級革命村史館——“宋沖村革命村史館”。
村史館北墻正中間以宋沖村地圖為輪廓,繪制著中國革命初期使用的紅旗、中國工農紅軍使用的紅旗和新中國國旗,代表著近、現代宋沖村人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勝利。
“宋沖村革命村史館其他墻面計劃繪制和張貼宋沖村人在不同革命時期參加的重大革命戰役或經歷過的重大事件畫面與圖片;館內四周計劃用玻璃展柜擺放有關革命文物,為我們打開一段塵封多年的輝煌歷史……”作為村史館講解員的駐村第一書記崔冀對村里的歷史耳熟能詳。
“村史館里收藏有韓敬之、姜延斌使用過的物件,還有收集和其他人員捐贈的油燈、茶壺、子彈、刀、草鞋等。”在崔冀的講解下,前來參觀的人員無不為這么厚重的革命歷史所震撼。
記者了解到,“宋沖村革命村史館”一建成就火了,許多長年在外打工的鄉親特意返鄉,附近村的干部群眾也紛紛前來拍照留念。
談起村里的變化,宋沖村黨支部書記張小文深有感觸。自開展美麗鄉村建設以來,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宋沖村立足長遠,堅持規劃先行,將發展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并大力發展與之相關的生態產業,讓紅色成為美麗鄉村的最美色彩。
“這一切的變化,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和村民們的奮勇拼搏。這里是革命老區,先輩們勇于進取的革命精神鼓舞著后人堅定前行。”蟻蜂鎮黨委書記段德政說,將來,宋沖村會建成一個集紅色文化、綠色生態、環境宜居為一體的新鄉村,并在這塊紅色土地上,帶動村民共同發家致富。
(文/圖全媒體記者 高琳琳)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