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鎮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摘要:在發展旅游產業上,我們依托特色資源優勢,強化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部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游,同時引導鼓勵和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貧困戶發展鄉村民宿、農家樂、農產品加工業、旅游商品銷售和農村電商等新型業態,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努力培育旅游...
記者 丁繼坡
夕陽下,遠處山峰若隱若現,近處石階蜿蜒而上,蒼松翠柏掩映下的村落升起炊煙裊裊……近日,記者隨“革命老區行”采訪團深入革命老區遂平縣嵖岈山鎮紅石崖村采訪,一幅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致的秀美鄉村畫卷讓人賞心悅目。
近年來,遂平縣嵖岈山鎮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發展旅游與推進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旅游興鎮、產業強鎮、文化名鎮”發展戰略;堅持生態優良、環境優美、生活優越,宜游、宜業、宜居“三優三宜”發展思路,深入挖掘紅色文化,依托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旅游,實施旅游產業扶貧富民工程,積極探索扶貧開發與旅游發展有機融合的新途徑、新方式,讓貧困村和貧困群眾更充分地分享旅游發展“紅利”。
該鎮堅持把發展旅游產業帶貧和促進轉移就業作為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主渠道。一是以旅游帶動轉移就業,依托嵖岈山景區、溫泉小鎮等旅游龍頭企業,多渠道開辟就業崗位,每年吸納村民就近務工,使貧困人口就近務工與農業生產兩不誤、兩受益,以就業促進增收;二是以旅游帶動自主創業,積極開展技能培訓,鼓勵和扶持群眾在旅游領域自主創業,從事餐飲、副食、旅游商品等經營,發展特色產業,延長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融合,實現了收益上的“乘法效應”;三是以旅游帶動觀光休閑農業,引資10億元,建成8600畝的郁金香、薰衣草、葵花、梅花、櫻花等9大花木園區,形成了四季花開的美麗風景,每年有300多萬游客前來賞花。以花為媒,發展加工產業,現已推出切花、精油、香枕、香囊、護膚水等40余類產品;打造集中草藥種植、加工、觀光于一體的2200畝中草藥種植基地,萬畝蛋白桑種植加工基地,使群眾獲得了土地流轉租金、就近務工薪金、入股分紅股金的“三金”收入,先后安置貧困人口就業230余人,帶動68戶貧困戶增收。
紅石崖景區位于嵖岈山鎮西部,有別具特色的紅石崖丹霞地貌、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根據地舊址、唐代古剎千峰寺遺址等景觀。嵖岈山鎮緊緊圍繞全縣旅游開發總體部署,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紅石崖村獨特的自然景觀進行保護性開發,大力發展特色餐飲民宿和鄉村旅游、特色林果種植、林下經濟,盤活壯大村集體經濟,積極開發山地觀光、山地運動、紅色教育、鄉村體驗等功能區,扶持發展農家美食、家庭旅館及溪釣、野外拓展等旅游新業態,周邊游客紛至沓來,年接待量210萬人次。同時,依托鎮實施的“龍頭企業+產業園+貧困戶”的帶貧模式,開發公益性崗位、實施“五個一批”促就業,擴大土地流轉、鼓勵就近務工、激發困難群眾內生動力,讓有返貧風險、增收困難的貧困戶在產業鏈上找到適合自己增收辦法。目前,全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率達100%,實現了有就業能力和就業愿望的貧困人口全覆蓋。
“旅游興、產業旺、人民富。在發展旅游產業上,我們依托特色資源優勢,強化全域旅游發展理念,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部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旅游,同時引導鼓勵和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貧困戶發展鄉村民宿、農家樂、農產品加工業、旅游商品銷售和農村電商等新型業態,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努力培育旅游經濟增長點,真正把旅游產業打造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柱產業之一。”該鎮黨委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