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
摘要:三三,在你那方面,這星子也將成為我的眼睛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情書功力亦不弱,他寫給馬蘭的信堪稱現代愛情詩的典范:“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現在車馬很快,書信已封存在記憶中,愛情變成了奢侈品。
溫培雅
一封作者的來信靜靜地躺在我的辦公桌上,樸素的白色信封龍飛鳳舞地寫著地址和名字。雖然是投稿為主,但是一張用工整的字體手寫的書信讓我有點意外。
在網絡投稿的今天,上一次收到作者的信是三年前還是五年前?已經想不起來。小心翼翼剪開信封,抽出信紙,認真讀完,然后剪下信封上精致的郵票,用水打濕、揭下、晾干,夾入采訪本中——久遠的記憶被喚醒,一切的動作行云流水,一切好像還在昨天。愛集郵的我,曾經每年都要去郵局買成套的的郵票。收集信封上的郵票也是其中的樂趣之一。如今,厚厚的幾本集郵冊躺在抽屜旮旯里的灰塵中,被記憶靜靜封存。
書信傳遞真情,表達愛情,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湮沒在歲月的長河中。隨著央視的《朗讀者》《見字如面》等電視節目的熱播,“家書”再一次引發關注。我讀過很多名人的書信,印象最深的是幾封寫給后代的類似《誡子書》的家書。擅長做官更擅長口吐金句的曾國藩在遺書中要求兒子曾紀澤“慎獨、主敬、求仁、習勞”。曾國藩名氣之大、見識之深,連梁啟超寫給兒子梁思成的信都提到了他:“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兩句話‘莫問收獲,但問耕耘’。”胡適給兒子胡祖望的信中鼓勵他:“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但志氣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工夫里,千萬不可放在嘴上,千萬不可擺在臉上。”素有京城“文痞”之稱的王朔寫給女兒的信倒是柔情似水:“你還是嬰兒的時候,只要一笑,就像太陽出來,屋里也為之一亮。那時喜歡捧著你的臉狂親,因為想,大了就不能這么親了……我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意義何在,希望至少有一點,為你的一生打個前站。”龍應臺在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闡述讀書的意義:“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留存在古今文學史上的情書很多,但是我全文讀完,而且記憶深刻的是“民國四大情書”:朱湘的《海外寄霓君》、徐志摩的《愛眉小札一》、魯迅的《兩地書》、沈從文的《湘行書簡》。姑且不論作者是否求仁得仁,最終修得“才子佳人大團圓”結局,如果單論纏綿悱惻的程度,沈從文如果說自己是第二,那老幾位沒人敢稱第一。他在旅途中寫給張兆和的信情意綿綿:“三三,昨天晚上同今晚上星子新月皆很美,在船上看天空尤可觀,我不管凍到什么樣子,還是看了許久星子。你若今夜或每夜皆看到天上那顆大星子,我們就可以從這一粒星子的微光上,仿佛更近了一些。因為每夜這一粒星子,必有一時同你眼睛一樣,被我瞅著不旁瞬的。三三,在你那方面,這星子也將成為我的眼睛的!”落款竟然是土掉渣的“你的二哥”。他還意猶未盡地加上古希臘流傳的一首詩《維尼絲祭前夕》:“沒有愛的,愿你們明天愛起來,在愛著的,愿明天仍然愛。”然后再加上自己心底的一句話:“愿我們都收獲愛,擁有愛。”情書這種私密的東西,果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當事人如品蜜糖,旁觀者如嘗砒霜,讀者紛紛變身“檸檬精”,連呼出的空氣都是酸的。
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情書功力亦不弱,他寫給馬蘭的信堪稱現代愛情詩的典范:“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夕陽下了,我在山邊等你。葉子黃了,我在樹下等你。月兒彎了,我在十五等你。細雨來了,我在傘下等你。流水凍了,我在河畔等你。生命累了,我在天堂等你。我們老了,我在來生等你……”
這世界上最能打動人心的是什么?是愛、是真情、是發自內心最誠摯的感動。市婦聯在母親節時組織過一次給母親寫一封信的征文活動,應征者眾。那一個個跳動著真情的字符讓我的心也跟著一次次撼動。回憶多年前的寫信、讀信時光,我在昏黃的臺燈下寫過、我在校園的青草地上寫過、我在圖書館的長椅上寫過,我躲寢室里的蚊帳里讀過、我在清風里讀過、我在柳絮翩飛的春光里讀過……如歌的青春在字句里流淌,筆下都是默契的傾訴。每一封書信,都是孤獨的青春盛開的花朵,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干凈的傾訴。親情如絮語入腦,愛情繞指柔入心。以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車馬很快,書信已封存在記憶中,愛情變成了奢侈品。
歲月的路、山重水復,走著走著我們就老了。見字如面、見信如晤,方寸素箋、淺憶流年——這是過去的節奏。網絡時代,微信上一個短短的問候如初夏晨曦的清涼,讓人心生安寧。愿我們都將親情和愛情好好珍藏,學會愛,也曾經被愛。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