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高質量答卷
駐馬店: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高質量答卷
記者 劉華山 滑清泉 高君瑞
盛夏時節,大地生金;天中沃野,生機勃發。
一年前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自身優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同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視察時強調:“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
殷殷囑托,猶在耳畔;深深期許,奮力追夢。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960萬天中兒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接續奮斗,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同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緊密結合,促進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相統一,創新實施農業“六化”,以昂揚的姿態、用過硬的成果,在希望的田野上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答卷,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駐馬店絢麗篇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戰勝風險挑戰底氣足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越是形勢復雜越要保障糧食安全。特別是今年駐馬店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經歷秋冬種、春管、夏收,我市迎來夏糧十六連豐。秋糧播種面積640萬畝,比上年增加38萬畝。
變化凸顯發展,數字見證實力。
作為農業大市,駐馬店始終把維護糧食安全作為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千方百計提升糧食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全市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900萬畝,連續10年穩定在140億斤以上,連續5年穩定在160億斤左右。
“產糧大市”的重任,駐馬店越扛越穩。豐收畫卷的背后,是駐馬店農業發展的底子更實、成色更足。
不僅要守好“糧袋子”、讓國人吃上更多優質“天中糧”,還要讓“菜籃子”“肉架子”更加充盈,源源不斷供應全國市場。依托全國第一個肉牛品牌夏南牛誕生地、中部最大的生態羊育肥基地、全省第一生豬生產大市,這些獨特的資源稟賦,駐馬店深入開展生態畜牧業建設,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駐馬店市政府副市長劉曉文坦言,以重慶恒都集團為龍頭,我們加快肉牛(夏南牛)屠宰加工產業集群建設,叫響了“夏南牛”肉牛品牌;依托君樂寶、花花牛等龍頭企業,抓住伊利集團落戶駐馬店的機遇,我們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大力推進優質奶源基地、社會化規模奶牛養殖場建設,叫響“奶牛”品牌;以確山、汝南、西平為主,我們加快優質生豬生產基地建設,叫響“駐馬店無抗生豬”品牌,努力讓“中原糧倉”“芝麻王國”“花生之都”“中國牛城”“中部奶都”成為駐馬店亮麗名片。
去年11月30日,全國畜牧業工作會議、全國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保供工作座談會在駐馬店成功召開,駐馬店畜牧大市地位更加凸顯,現代畜牧業強市建設邁出嶄新步伐。
科技加持創新賦能
讓“中原糧倉”糧滿倉更充實
抓起一把金黃的麥粒,驛城區農民林華明臉上掛滿豐收的喜悅。盡管今年在小麥灌漿期遭遇了雷暴大風和大雨,但林華明的麥田并沒有出現倒伏現象,長勢喜人、收成不減。
糧穩天下安,良種是關鍵。在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極端氣候頻發的不利條件影響下,優良品種對保障夏糧豐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今年疫情為小麥主產區的農業生產帶來挑戰,科技抗疫惠農成為新潮流。駐馬店大力實施科技興農、科技強農戰略,持續強化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技融合,推動農業向高質量挖潛,向中高端升級,穩步提升糧食產能,讓“中原糧倉”糧滿倉、更充實。
“小麥一噴三防期間,公司投入‘正陽牛’打藥機械320臺,服務超過55萬畝次。”談起今年春季麥田管理時,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正陽縣犇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牛超“牛氣十足”。他說:“從開始買別人的技術到現在自主研發,從最初的三輪到現在的四輪,我們一直在不斷創新改進,開著我們研發的最新款農機在地里跑一天就能完成千畝麥田的管理任務。”
如今,他們自主研發的高地隙三輪打藥設備,遠銷洛陽、焦作、周口等周邊地區,還應邀走進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一心想要多打糧,不能光靠天幫忙,必須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到實處!”時下,這種理念已根植于駐馬店廣大干部群眾心中。
“硬核”科技加持,現代農業成果源源不斷。近年來,駐馬店選育農作物新品種35個,開展生產技術研究130多項;“夏南牛之父”祁興磊主持育成了中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肉牛新品種——夏南牛,被評為2019年全國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持續強化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2億元,同比增長62%。
國家花生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張新友來了,在正陽建立了工作站,培育出國內第一個畝產達400公斤的高油酸花生品種;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來了,在泌陽建立了國內首家真菌研究院士工作站,攻克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項關鍵技術,創造經濟效益近60億元;番茄院士李天來、水產院士曹文宣、芝麻首席科學家張海洋也來了,紛紛在駐馬店建立院士工作站和科技研發基地;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也落戶扎根平輿。目前,全市共建立院士工作站12家,引進院士13名,培育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7個,形成了院士領銜的產業集聚效應。
創新無處不在。正陽花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建設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工程、花生產業投入品減量化示范工程、物聯網集群示范工程、可溯源電子商務示范及品牌文化工程、智能農業虛擬展示中心示范工程五大數字農業建設項目,實現生產、加工、銷售、原產地可追溯,打造了“智慧農業新模式”。
農業科技創新的持續推進,讓駐馬店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
高端集聚“接二連三”
為打造農業強市注入強勁動能
如何讓“農業田野里長出工業大樹”,走出一條以農定工、以工促農、工農互動和諧發展的新路子,讓農業真正成為強市富民的產業?
“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旺!”用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的話來說,作為農業大市和新興工業城市,駐馬店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探索不止、深耕細作,依托我國目前唯一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題的“5A”級展會——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這一平臺,不斷書寫著榮耀與輝煌。
誠如斯言。連續22年成功舉辦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駐馬店崛起了一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
“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接二連三”,駐馬店依托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和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堅持外引與內育相結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不僅培育壯大了十三香、一加一面粉等本土企業,而且吸引了魯花、君樂寶、今麥郎、五得利、恒都肉牛等一批知名農產品加工企業紛至沓來、搶灘加盟。
目前,全市創建16個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680家,產值近1800億元,農業重點龍頭企業370家;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集群21個,居全省第一位;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3%,農產品加工增值率達到1∶2.3,打造了超千億級農加工產業集群,農產品加工業成為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
在鄭州航空港,來自泌陽的恒都夏南牛產品經由“空中絲路”跨洋渡海,順利進入大洋彼岸的廚房和餐桌,圍繞著夏南牛這一巨大寶藏,恒都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
作為中國食品加工業龍頭型企業,駐馬店十三香調味品集團立足本土資源優勢,采用國際最先進生產設備工藝,日益做大做強,產品暢銷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讓“中國味道”滋養著“老外”的味蕾。
作為國內外知名的玉米加工領軍企業,河北玉鋒集團將在產業園建設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努力在玉米精深加工這片廣闊沃土點種生金,打造“玉米王國”。
亞洲首乳、中國500強企業伊利集團來了,斥資近30億元,在駐馬店投建規模化示范性牧場和智能化乳制品加工廠,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乳制品產業集群基地。
全球面王、中國500強五得利集團來了,大力實施創新戰略,不斷推出新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努力打造“世界領先的面粉專家”。
如今,從全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全國“十大”食用菌生產基地縣、全國白芝麻生產大縣,到全國最大調味品生產基地、全國最大芝麻油生產基地,再到千億級食品產業集群,駐馬店和“農”字相關的品牌格外亮眼。
未來,伴隨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必將吸引更多世界級跨國公司、企業集團落地生根,駐馬店農產品加工的舞臺必將越來越大。
質量興農品牌強農
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
從家喻戶曉、“餐餐伴您好味道”的十三香調味品,到“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的正陽花生,再到西平小麥、平輿白芝麻、泌陽花菇、確山黑豬、泌陽夏南牛、確山中藥材……一個個代表著駐馬店特色農業發展的知名品牌聲譽日隆,叫得愈發響亮。從“賣產品”到“賣品牌”,依靠“品牌引領”,大幅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駐馬店質量興農、品牌強農的腳步愈走愈快。
不久前,正陽花生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實現了花生產業產值、品牌價值“雙百億”;西平優質小麥成為了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優質小麥區域公用品牌。
與此同時,駐馬店還大力培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目前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4個、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1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35個、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21個,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了319個。
“我注冊了拼多多店鋪,交由君之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托管,公司給分紅,一個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七月明媚的陽光下,張帥笑得舒心、暢快。
作為正陽縣熊寨鎮胡寨村人,張帥曾因殘致貧,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后來,在當地政府幫助下,他加入了蓬勃發展的農村電商行業,通過店鋪托管等方式獲得了固定的收入來源,成功脫貧。
讓農民搭上“互聯網快車”,在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找到致富的路徑。去年在正陽縣,就有8400多戶農民從事電商經營,其中有1160戶貧困戶和張帥一樣,足不出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今年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發布,正陽縣獲得“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積極發展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成效明顯的地方”正向督查激勵;幾天前,正陽、確山兩縣又成功入列商務部首批“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名單。
目前,全市95%以上的特色農產品實現線上平臺展示銷售,網絡銷售額突破16億元。
“我們將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農業區域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推進農業大市向現代農業強市轉變。”放眼未來,駐馬店市委書記陳星信心滿懷。
處處是生機,處處是活力。今天的駐馬店,在綠意盎然的田間地頭,在迸發著奇思妙想的鄉村工坊,在充滿現代氣息的農業園區,廣大干部群眾正以更高的熱情、更大的干勁,用辛勤汗水和智慧力量,奮力書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責任編輯: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