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養生入誤區
摘要:筆者認為,讓養生走到正路上,需要有關部門對信息源頭加強監管,對發布、傳播養生謠言的商家和自媒體依法懲處。媒體和醫學工作者應根據群眾需求,加強科學知識普及,向群眾提供科學、實用、有效的養生知識,對養生謠言及時辟謠。
徐佳瑞
每到季節交替,各式養生秘方就在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頻頻出現。“器官排毒”“過午不食”“食物相克……”每條看起來似乎都有理有據,讓很多人的生活越來越講究,向往健康生活無可厚非,但追求健康需要理性思考與判斷。
現實中,很多人都重視養生,卻容易陷入誤區,最典型的錯誤認知便是將養生與服用保健品畫上等號。很多人特別是老年人被這些打著科學旗號、實際上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養生知識欺騙。他們本來抱著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結果輕則勞神傷財,做了無用功;重則養生不成反傷身,甚至招病上身。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人普遍對健康更加重視。如今,注重養生的不僅是老年人,很多中年人和年輕人也加入了養生大軍。“保溫杯里泡枸杞”儼然成了時尚,一些商家和自媒體利用這一機會,為養生謠言披上科學的外衣,用唬人的標題博眼球,用劣質的內容騙取流量和金錢。如果受眾缺乏一定的科學素養和辨識能力,就容易被誆騙。
筆者認為,讓養生走到正路上,需要有關部門對信息源頭加強監管,對發布、傳播養生謠言的商家和自媒體依法懲處。媒體和醫學工作者應根據群眾需求,加強科學知識普及,向群眾提供科學、實用、有效的養生知識,對養生謠言及時辟謠。同時,大眾也要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懂得甄別形形色色的養生信息,不迷信偏方,不輕信、不傳播網絡謠言。
習慣在于養成,與其迷信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不如以科學和自律來呵護自己的健康。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