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為民惠民之正 創明德立德之新 ——駐馬店入選全國城市傳播百強榜彰顯熱度與魅力
摘要:22年來,駐馬店依托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這一平臺,催生出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形成千億級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內涵豐富的“駐馬店模式” 城市傳播力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硬實力上,更要精心打造軟實力。
去年12月11日晚,“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頒獎晚會在鄭州舉行,市委書記陳星出席并接受會旗,標志著黃河戲劇節永久落戶駐馬店,朝著打造國家級文化盛會的目標邁進。 記者 弓華靜 攝
中科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非常關心支持家鄉駐馬店建設發展。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為家鄉駐馬店代言,不遺余力宣傳推介駐馬店。 記者 劉華山 攝
6月26日,中國服裝直播大會在西平縣舉行,百企萬貨齊上陣,百名網紅同直播,讓西平服裝品牌爆紅網絡。 通訊員 崔寶軒 攝
6月13日至14日,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團走進駐馬店,10多家中央主流新聞媒體的編輯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挖掘記錄我市群眾幸福而真實的小康生活。 記者 李旻 攝
去年7月3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北京新聞發布會召開,中央、省、市及香港等地80多家新聞媒體記者參會報道。
記者 弓華靜 攝
3月30日下午,駐馬店市援鄂醫療隊5名隊員圓滿完成援助救治任務平安歸來,市委、市政府在天中廣場隆重舉行歡迎儀式,中央、省、市多家主流新聞媒體進行全方位深度報道,網上網下好評如潮。 記者 劉華山 攝
今年三夏期間,中央、省、市多家主流新聞媒體,走進駐馬店聚焦小麥機收會戰,深入采訪報道我市小麥喜獲豐收情況。
記者 鄧思婕 攝
記者 劉華山 周由
歲月如歌,流年似火,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征途上,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萬千,心有繁花似錦,處處演奏著動人的樂章。
日前,2020全國城市傳播熱度排名發布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辦。會上,中國城市品牌評價項目組、人民日報《中國城市報》社聯合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根據國家統計局和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數據及相關標準,對全國293個地級市(不含省會城市)、387個縣級市最近一整年有關數據進行標準化計算,分別發布地級市和縣級市傳播熱度指數排名前100名單。作為全省8個入選的省轄市之一,駐馬店市位列全國城市傳播百強榜(地級市)第75。
這是今年駐馬店在連續摘取生產總值全國百強第98位、城市品牌全國百強第80位并晉級全國三線城市第46位之后,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作為市域研究最為權威的排行榜之一,城市傳播百強榜近年來常常成為衡量城市宣傳工作的重要參考。上榜城市無不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協調發展的典范,他們用自己的魅力四射和活力涌動為發展不斷助力添彩。
城市工作做得扎實,宣傳才能出新出彩。千年古驛站正不斷煥發著時代發展的青春活力,一個經濟更加繁榮、城市更加文明、社會更加和諧、環境更加宜居的現代之城,正在高質量跨越發展之路上華彩綻放。
情感濃郁的“駐馬店聲音”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去年9月19日,高亢嘹亮的歌聲從市體育中心上空飄向四方,駐馬店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國”大型群眾歌詠活動激情上演。紅旗飄飄、歌聲激蕩,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名氣再大的城市也需要不斷堅持守正創新和精準有效的輿論引導。以傳播好聲音、講述好故事為切入點,是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持續提升城市傳播力的有效途徑。
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站在歷史與時代的交匯點上,以深邃思考和敏銳目光審視天中文化的現狀與未來,用實際行動喚醒歷史文化財富,著力推動天中文化繁榮興盛,堅定主心骨、匯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不遺余力立德樹人、守正創新、培根鑄魂。
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全國畜牧工作會等重點工作、重要會議,我市堅持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傳播、內宣外宣共同發力,全年在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發稿2000多篇(條),樹立了我市良好對外形象。
去年7月31日,第二十二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北京新聞發布會召開,農業農村部、省政府、省農業農村廳和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領導出席,中央、省、市及香港等80多家新聞媒體的近百名記者參加了會議,共刊播原創稿件100余篇(條)。
去年9月26日,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廳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駐馬店)新聞發布會,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會議作主題發布并一起回答了記者提問,中央、省、市及香港等50多家媒體的60多名記者參加了會議,共刊發稿件80多篇(條)。
與此同時,市中心城區2019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成績居全省首位;文明縣城創建實現全覆蓋,“中國好人榜”上榜人數居省轄市第一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駐馬店好人”群體紛紛捐款捐物,持續擦亮“好人之城”品牌……推進文明創建上臺階,硬實力不斷提升,軟實力更加出彩。
施一公、張磊、龐玉良、張全收、朱新紅、祁興磊、張銀良、趙小參……大到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小到助人為樂、愛護環境、遵守交規,人人爭當駐馬店形象代言人,日益豐富著新時代文明之城的幸福內涵。
舉辦2019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電影節,黃河戲劇節永久落戶駐馬店,成功創建“河南省戲曲之鄉”,豫劇《樊粹庭》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5部作品獲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加快推進市主流媒體融合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微信公眾號始終穩居全省第一方陣,駐馬店日報抖音號單個視頻瀏覽量更是達1000萬+,全市9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先后掛牌成立,“云上上蔡”“云上西平”和“云上泌陽”APP移動客戶端下載使用量分別突破10萬人,借助先進傳播平臺,生動展示了全市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新成效、新亮點。
精彩深刻的“駐馬店印象”
“文明駐馬店,有形的變化很精彩,無形的變化更深刻。”近幾年,駐馬店深入推進“十城聯創”,一舉奪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城市影響力、知名度大幅提升。
6月13日至14日,驛城區西園街道文明路社區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中宣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團走進這里,來自中央10多家主流媒體的記者,深入基層一線挖掘記錄我市群眾幸福而真實的小康生活。
“這次來駐馬店,我感觸非常大。干凈平整的街道、豐富多彩的文娛項目以及百姓臉上洋溢著的微笑,正是駐馬店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最好佐證。我將用手中的筆和鏡頭來記錄好、傳播好奔向小康路上的駐馬店溫度。”科技日報社記者滕繼濮深有感觸。
深有感觸的背后是駐馬店近年來令人印象深刻的內涵式發展。
道路四通八達。境內京廣鐵路、石武高鐵、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和107國道、106國道縱貫南北,新陽高速橫跨東西,滬陜高速、焦桐高速穿境而過,省道、縣道縱橫交錯;周駐南、息邢高速建成通車,許信、上羅高速和平輿通用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推進。
環境生態宜居。以“山水田園、生態宜居”為目標,形成山水相依、水文共榮、人水和諧的水生態文明城市,著力打造開源河生態水系景觀、小清河生態水系、練江河生態水系,讓居民享受到了水清岸綠的生態景觀,讓城市多地成了“網紅”打卡地。
產業興旺發達。瑞士雀巢、泰國正大、伊利集團、香港華潤、臺灣徐福記、河北君樂寶、重慶恒都、今麥郎、山東魯花等一批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紛至沓來;全球面王五得利、伊利集團、金玉鋒大健康生物產業園、牧原肉食品加工等一個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讓駐馬店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文化底蘊深厚。皇家驛站、豫劇小鎮、中國漁都、華強方特深度融入人們生活;30個開門迎客的城市書屋;加快推進建設的人民公園、練江湖公園、富強公園、燒山湖生態公園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一座“有品、有韻、有精神”的魅力之城正迎面走來。
千姿百態的發展形態,構成了駐馬店多元、開放、包容的性格氣質,也搭建出多彩的城市魅力展示平臺。
蜚聲海外的“駐馬店品牌”
一次次趕超、一次次逆襲,堅定地朝著更高的目標大步邁進。如今的駐馬店,正不斷做實做強內涵建設,以特有的品牌和名片,不斷提升城市傳播力,躋身國際舞臺,綻放無限榮光。
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旺。22年來,駐馬店依托中國農產品加工投洽會這一平臺,催生出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形成千億級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當前,這個5A級盛會成為展示城市良好風貌的一張極具分量的“國字號”名片。
與此同時,在每年春季,駐馬店都會迎來一場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高端論壇。這是由教育部倡議設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主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和黃淮學院承辦的國際化交流平臺——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
論壇舉辦6年來,累計有來自1200多家政府機構、高等院校、行業組織、領先企業、國際機構和國外高校等方面的代表參會,成為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被譽為中國教育界的“達沃斯”。
第十一屆全球紡織服裝供應鏈大會從絲綢之路文化原點嫘祖故里西平縣再出發、平輿建筑防水產業蓬勃發展讓中山大學河南研究院在天中落戶、確山小提琴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奏響“中國好聲音”……全市上下共同樹立起了強烈的品牌名片意識,使天中大地成為高質量跨越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強磁場”,吸引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
內涵豐富的“駐馬店模式”
城市傳播力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硬實力上,更要精心打造軟實力。而撐起這個軟實力的,就是一個個充滿人性和溫度的駐馬店經驗、駐馬店模式。
“我們協助政府保障好困難殘疾人的生活,特別關心重度殘疾人托養機構,河南省駐馬店市100多個殘疾人托養機構的2000多名殘疾人至今無一人感染。”5月15日,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舉行的“新冠疫情背景下殘疾人的保護與賦能”視頻會議上,中國殘聯主席、康復國際主席張海迪向來自聯合國相關機構、亞太區國家殘疾人事務主管部門和相關殘疾人組織的300余名代表,推介了駐馬店殘疾人托養機構抗疫經驗,收獲積極反響。
這是繼去年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后,駐馬店的“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又一次向全世界進行生動展示。
“駐馬店模式”彰顯出的“幸福中國”豐厚內涵,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并獲得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更是對“駐馬店模式”進行了詳細報道。
同樣是今年,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中,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與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軍事醫院視頻連線,毫無保留地將駐馬店市積累的大量預防、感控、診斷、治療等方面經驗,與國際同行透明分享。“駐馬店經驗”傾囊相授,一個個守望相助的互動場景令人感動,一幅幅“扁舟共濟與君同”的友誼畫面,得到了多家媒體的共同關注。
“一個好聲音勝過千言萬語,一個好故事勝過一打道理。”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守正創新所蘊含的政治要求、時代價值、現實意義,以實際行動、實際成效做到因時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為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守正不渝,創新不止。秉持“敢于爭先、團結拼搏、克難攻堅、善作善成”的創文精神,駐馬店正在真抓實干中踐行初心使命,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譜寫著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天中新篇章。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