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廟鄉:大美鄉村展新姿
摘要:為優化鄉村環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蘆廟鄉觀光,該鄉自去年年初以來,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精心打造“櫻花木棉之鄉”“鑄劍文化之鄉”“大銅器文化傳承之鄉”,實現蘆廟鄉鄉村休閑“一日游”目標。這是西平縣蘆廟鄉自然風光的又一個亮點。
通訊員 陳富立 文/圖
蘆廟鄉茨園“花園新村”小游園一角。
雨后的鄉村,空氣格外清新。走進西平縣蘆廟鄉,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映入眼簾,整潔明亮的道路,風格獨特的游園,青翠欲滴的禾苗,綠意盎然的田野,花果飄香的村莊,一派生機勃勃的生態田園景象。近年來,西平縣蘆廟鄉經過精心打造,村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全鄉環境整治規范有序,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比學趕超 亮點紛呈
新一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人居環境治理工作,精心設計了嚴格的考核標準和獎懲措施,12個行政村積極行動,明爭暗比,紛紛競選自然村莊,下功夫進行整治,全鄉人居環境整治活動開展如火如荼,場面熱烈。
韓莊村經過努力,在李付焦自然村又興建了一處面積較大的新廣場,并配備健身器材。該村已建成群眾娛樂廣場3個,村民們在閑暇時光載歌載舞,盡享豐富的精神生活。在八里莊村委王希孟莊村,看到的是綠意環繞的生態宜居環境。村民們在大道廣場、房前屋后、路溝庭院植花種草,精心綠化,置身其間,感覺舒心愜意。種植的花草清姿曼妙、纖塵不染,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張崔吳村主題廣場北邊,造型別致的紅色宣傳標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金黃字體,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發光。催人奮進的主題廣場,激勵著人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砥礪前行。蔡莊村委蘇莊村,則是另一番景象。大路兩旁、背街巷道、村里村外整潔衛生、環境優美,仿佛進入了“桃源仙境”。身處其中,你會不由地發出“嘖嘖”的贊嘆聲。村內寬敞大氣的廣場上,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高聳入云、獵獵飄揚。廣場兩旁興建了兩行休閑廊道,南面一座“鄉村大舞臺”別致典雅、古色古香,很容易讓人們想起家國情懷、記住鄉村鄉愁。
徐莊村委張三崗自然村,村前一個被改造了的大面積坑塘,只見水波蕩漾、清澈碧綠,岸邊綠樹婆娑,水中倒影不時地泛起粼光,頗有一番詩情畫意。這里原來是雜草叢生、垃圾漂浮的廢棄污水坑,經過村“兩委”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昔日臭水坑如今變成村民觀賞的樂園……
經過近期兩次人居環境整治觀摩,各村互學互促,共同提高,既強化了內功,又補齊了短板,推動了人居環境優化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今,蘆廟鄉村環境整潔、亮點紛呈、綠意盎然、鳥語花香,呈現一派多姿多彩的美麗新景象。
文化引領 文旅興啟
蘆廟鄉潘老莊村自然環境優美,文化資源厚重,是我國明朝歷史文化名人王誥的第二個故鄉。
王誥后裔——潘老莊村王姓家族逐漸形成的孝道文化、家風文化、向善文化等已成為該村優秀的傳統文化。今年5月12日,西平縣蘆廟鄉潘老莊文化園奠基剪彩儀式在潘老莊村隆重舉行。
潘老莊文化園,是潘老莊村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助興蘆廟鄉農村鄉村休閑旅游的一個亮點。園內設立永久文化墻和故事博物館,將潘老莊村抗倭名將——王誥父子的英烈故事、內涵豐厚的孝道文化、光耀千古的家訓家風以及流傳甚廣的趣事軼事,諸如貞節牌坊、關公廟、公主墳、關爺坑、跑馬崗、送娃娃等內容,一一展示出來,觀賞者能夠在休閑娛樂中得到傳統文化的滋潤,還能夠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激勵,可謂一箭雙雕。潘老莊文化園的興建,將為其打造文化旅游名村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悉,潘老莊文化園的整體設計和規劃已基本完成,村莊環境治理工程已經啟動。目前,潘老莊村內關爺坑已經清洗完畢,周邊已種上了花草和風景林木,其他配套建設也在同步進行。
休閑觀光 打造特色
每年“十一”黃金周,正值蘆廟鄉黃金梨、葡萄、冬桃等果類成熟期,許多不愿受大城市擁堵之苦的游客,紛紛來到鄉下田間,享受悠然閑適的田園生活。去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來到蘆廟鄉農村觀光游覽田園美景的市民游客有1萬余人次。目前,到偏遠農村享受生態田園風光已經成為不少市民休閑娛樂的新選擇。他們或進園采摘,或路邊購買,既品嘗了季節鮮果,又欣賞了鄉村的旖旎景色。
為優化鄉村環境,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蘆廟鄉觀光,該鄉自去年年初以來,深入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精心打造“櫻花木棉之鄉”“鑄劍文化之鄉”“大銅器文化傳承之鄉”,實現蘆廟鄉鄉村休閑“一日游”目標。為此,他們堅持“全面鋪開、重點整治、抓出亮點”的工作思路,加強集市衛生管理,規范村民衛生行為,挖掘各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為文旅開發開辟新道路。目前,基本實現了村莊無垃圾堆放、無污水橫流、無雜物擋道,日常生產生活物品堆放規范的“三無一規范”標準。對省道、縣道公路沿線進行重點治理,基本達到“一眼凈”的標準。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打造了蘆廟、八里莊、順河、馬遷莊、宋營等一批示范村,興建鄉村大舞臺12個,興建小游園、文化娛樂廣場22個。全鄉硬化巷道1.8萬米,種植各類苗木花卉10余萬棵,繪制“二十四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各類墻畫1.6萬平方米。
耕耘有回報,奮斗出成效。省級古傳統村落——鐵爐合莊村,經過近兩年的保護、開發和建設,已經初見成效。現在,肅穆莊重的“冶爐城文化園”大門及富有文化底蘊的園內設施已基本完成。茨園村在最美鄉賢張子錄的捐資支持下,把村內原來兩個污臭的大坑塘治理得美觀潔凈。坑里養魚,坑周邊植花種草,茨園村已成為全鄉有名的“花園新村”……
優勢開發 唱響品牌
溝渠縱橫、水庫相連、碧波蕩漾、漁舟唱晚。這是西平縣蘆廟鄉自然風光的又一個亮點。蘆廟鄉位于美麗富饒的棠溪河畔,境內有同心寨、任三樓、竹園三座水庫,有洪河、吉斗河、棠溪河、小草河、萬泉河等自然河流。豐富的水資源為該鄉旅游觀光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沿溪臨渠,傍湖依柳,桃林杏園,曲徑通幽,美麗的自然環境為城里鄉下休閑觀光的人們提供了愜意的樂園。在鄉間,渠水叮咚,清澈見底,靜靜地流向田間。桃園、梨園、草莓園、葡萄園、玫瑰園等,在渠水的滋潤下,鮮花盛開,呈現勃勃生機。站在田野,就能聞到撲鼻的花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待到酷暑盛夏,小溪邊、湖水旁,人們三五成群,撐起遮陽傘,盡享垂釣之樂。
如今,黨和國家不斷為新農村改革發展注入“源頭活水”。相信蘆廟鄉人民一定會搶抓機遇,借風揚帆,做大做強“水”產業,努力唱響“水韻鄉村”新篇章。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