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摘要:栗莊村積極探索扶貧助殘新模式,率先建成栗莊村貧困家庭重癥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不但栗莊村貧困家庭的重癥殘疾人全部入住,還吸納了周邊幾個村的重癥殘疾人。
文/張家碩
栗莊,我的心永遠記著你,我把你當作我的第二個家鄉,一個魂牽夢繞的地方。
2018年暑假,我有幸到上蔡縣大路李鄉栗莊村,跟隨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駐村工作隊開展為期兩周的社會實踐活動,盡管時間短暫,卻給我留下一生中的最值得記憶的美好時光。
栗莊村位于上蔡縣西北,全村有840戶3613口人,耕地面積3369畝。2015年,全村貧困戶有222戶,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村、臟亂村。經過各級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艱苦努力,栗莊村實現了從國家級貧困縣的重點貧困村到美麗鄉村的轉變,先后被河南省命名為“省級生態村”,被上蔡縣評為“脫貧攻堅示范村”“五星級平安建設村”。栗莊村率先探索的貧困家庭重癥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更是在全國、全世界叫響。
栗莊村的變遷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合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成果的體現。
“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實事。”這是我在栗莊村生活實踐的最大的體會。吃住在村的日子里,我了解了貧困家庭的困難,體驗了農民生產勞作的辛苦。和工作隊員一起幫貧困戶在玉米地里除草;端一碗自己做的面條,坐在村頭小橋上邊吃邊和老大爺嘮嗑;下雨了,和工作隊村干部一起查看貧困戶的危房……
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一起確定了“順民心、定規劃、強經濟”的工作目標,工作中做到“團結、干凈、干事”。他們先后爭取資金建設果樹花卉、蔬菜種植基地,建設光伏發電基地,村集體每年收入近60萬元,成為全鄉富裕村之一。
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有重癥殘疾人的家庭脫貧難題逐漸凸顯。栗莊村積極探索扶貧助殘新模式,率先建成栗莊村貧困家庭重癥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不但栗莊村貧困家庭的重癥殘疾人全部入住,還吸納了周邊幾個村的重癥殘疾人。貧困家庭重癥殘疾人入駐托養中心后,所有醫療費、生活費全免,他們在托養中心無憂無慮生活,布滿歲月印痕的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到托養中心和老人們聊天,他們眼里閃著淚,滿含深情地對我說:“孩子,我們有今天的好日子,要感謝黨和政府啊!”
脫貧后的農民更向往美好的生活。行走在栗莊村新修的公路上,一條條整潔的水泥路通到群眾的家門口,一盞盞太陽能路燈點綴其中,一條條綠化帶四季常青,孩子們在文化大院玩耍,老人們在小游園內聊天,每到夜晚,女人們便跳起歡快的廣場舞……
回顧在栗莊的日日夜夜,雖然辛苦,但我無怨無悔,我慶幸,我也是一名栗莊發展的見證者,在農民奔小康的路上,有過我的腳步和身影。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