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的心理狀態分析與預防
摘要:自殺按照程度不同,分為:自殺意念、自殺威脅、自殺未遂、自殺死亡,自殺分為非沖動性自殺與沖動性自殺,非沖動性自殺:當事人遇到問題,把自殺當成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可能的方法,準備自殺者發出“求助的呼喚”,內心的矛盾沖突激烈,自殺者作出堅決的自殺決定,外表平靜,非沖動性自殺往往有預...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九科 趙順來
自殺是有意識的傷害自己的身體,以達到結束自己的生命的目的,是“因受傷、中毒或窒息死亡,證據表明傷害是由自己造成的,而死者的意圖便是殺死自己“,據統計:國外自殺率:10-25/10萬 ,我國自殺率: 男14.7/10萬, 女19.6/10萬, 平均17.07/10萬(1989),而自殺成功率男性要高于女性,自殺為全人口死因第五位,常見年齡段:15-34歲第一位。
與自殺相關的因素常見有年齡 、性別 、婚姻、職業、經濟水平與教育水平、疾病等,而社會的壓力和影響是自殺的主要原因。
自殺按照程度不同,分為:自殺意念、自殺威脅、自殺未遂、自殺死亡,自殺分為非沖動性自殺與沖動性自殺,非沖動性自殺:當事人遇到問題,把自殺當成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可能的方法,準備自殺者發出“求助的呼喚”,內心的矛盾沖突激烈,自殺者作出堅決的自殺決定,外表平靜,非沖動性自殺往往有預謀,被救后仍可能再嘗試;而沖動性自殺是無預謀,被救后通常后悔。與自殺有關的一些精神癥狀包括抑郁情緒、妄想、幻覺以及睡眠障礙等,自殺率較高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精神活性物質依賴以及人格障礙:抑郁癥自殺是在情緒低落基礎上,無助、無望,進而產生生不如死的想法,其自殺往往為非沖動性自殺,不易預防,精神分裂癥往往是在幻覺、妄想支配下采取的沖動性自殺,成功率較高。
預防自殺及危機干預:(1、對于自殺危險的評估(2、干預中的交流技術:若發現某人出現自殺觀念,采取積極傾聽、共情、真誠,與之建立良好關系 ,同時獲得承諾,有時口頭不傷害或者不自殺對自殺預防往往有一定的幫助;(3、治療:積極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應用抗抑郁劑治療及心理治療 ,必要時住院治療。在精神科病房,精神科工作人員首先應做好病情觀察以及風險評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防范自殺事件的發生。并鼓勵患者參加有意義的活動,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的情緒,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在活動中增加自我價值感以及治療的信心。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