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障礙的表現和治療
摘要:(2)以品行障礙突出表現的適應障礙:多見于青少年,表現為侵犯他人的權力或違反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如逃學、斗毆、破壞公物、說謊、濫用藥物、酗酒、吸毒、離家出走、過早開始性行為。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趙順來
在人生道路上,每時每刻都可遇到各種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刺激。研究證明,適量的刺激對于個體的生存和發展是有益的,但過多、過強、過長的心理壓力或刺激可影響人的心身健康,如致心因性精神障礙、心身疾病、神經癥以及誘發或加劇內因性精神病或軀體疾病。適應障礙是指由于個體素養或個性的缺陷導致對日常生活中的緊張性刺激不能適當地調試,從而產生較明顯的情緒困擾、適應不良行為或生理功能障礙,并造成社會功能(正常工作及人際關系)受損,發病往往與生活事件的嚴重程度、個體的心理素質、應對方式、以及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因素有關。
常見適應障礙的表現(1)以情緒障礙突出表現的適應性障礙:多見于抑郁者,表現情緒低落、沮喪、失望、對一切失去興趣,也有以緊張不安、心煩意亂、心悸、呼吸不暢等為主。
(2)以品行障礙突出表現的適應障礙:多見于青少年,表現為侵犯他人的權力或違反社會道德規范的行為,如逃學、斗毆、破壞公物、說謊、濫用藥物、酗酒、吸毒、離家出走、過早開始性行為。
(3)以軀體不適為突出表現的適應障礙:患者可以疼痛(頭、腰背或其他部位),胃腸道癥狀(惡心、嘔吐、便秘、腹瀉)或其他不適為突出,而檢查又未發現軀體有特定的疾病,癥狀持續不超過半年。
(4)以工作、學習能力下降為突出的適應障礙:患者原來工作學習能力良好,但出現工作能力下降,學習困難。
(5)以社會退縮為主的適應障礙:患者以社會性退縮為主,如不愿參加社交活動、不愿上學或上班、常閉門在家,但不伴抑郁或焦慮。
適應診斷的診斷要求癥狀持續一個月以上,但一般不超過半年。隨著適應能力的增強,適應障礙會逐漸消退。
適應障礙的預防與治療(一)、預防的基本措施,加強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和普及,提高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適應能力。(二)、治療的根本策略;提高當事人的適應能力和耐受性,有條件的話,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對情緒異常明顯的患者,或者經過支持性心理治療3個月仍沒有緩解時,可根據具體病情選用抗焦慮藥、抗抑郁劑,當然以低劑量、短療程為宜。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