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障礙的表現和治療
摘要:害怕考試的兒童在考試那天會“生病”,對自己學業、伙伴關系的擔心或害怕與母親分離的兒童可能拒絕上學 4.軀體癥狀:涉及各個系統: 心悸、呼吸迫促、出汗、尿頻尿急、惡心、嘔吐、腹痛、腸激惹綜合征,頭暈、頭痛、失眠、肌肉緊張、容易疲勞,是以自主神經的高度警覺狀態為基礎的。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趙順來
近幾年,隨著學業壓力的競爭,精神科門診包括病房,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身影,手腕上多道劃傷痕已經成了他們的標配,如何關注青少年心身健康,已經成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心理工作者開始走向校園,走向課堂。
兒童焦慮障礙是一組以過分焦慮、擔心、害怕為主要體驗的心理障礙,常可見分離性焦慮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特定恐怖癥、社交恐怖癥、驚恐障礙,甚至選擇性緘默癥、適應性障礙、創傷后應激障礙、強迫癥也包括在內 ,是兒童期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患病率為10~20% ,兒童期焦慮障礙不僅有持續的趨勢,而且有逐漸惡化的傾向。早期有焦慮病史者在青少年和成年期發生抑郁癥的風險增高,兒童青少年焦慮與學業失敗、人際關系不良、物質濫用等問題相關,嬰幼兒害怕突然的、巨大的聲響, 1歲時開始害怕陌生人、陌生地方和高處,學齡前兒童害怕獨處、黑暗、動物和假想的怪物,學齡期兒童害怕雷電、個人安全和死亡 ,青少年 害怕身體受傷、疾病或自然災害 ,這些害怕和焦慮一般持續時間不長,不影響兒童的社會功能。
焦慮障礙的癥狀涉及情感、認知、行為和軀體癥狀等方面 :1.負性情感:以不愉快的、消極的心境為主要體驗, 感到緊張、不安,不愉快;2. 負性認知:兒童對自己的學業、伙伴關系、體育運動、自身或父母健康以及即將面臨的事物,如一次考試、表演等感到過分的擔心,生怕自己做得不好,不能使別人滿意, 負性的歸因方式:常將適應環境的失敗歸咎于自己,災難性思維:從消極方面推測事情的結果 ,3行為問題:兒童焦慮、恐怖的情緒主要通過行為來表達,愛哭鬧,好發脾氣、不服從、不易安撫,需要父母一再的保證;害怕考試的兒童在考試那天會“生病”,對自己學業、伙伴關系的擔心或害怕與母親分離的兒童可能拒絕上學 4.軀體癥狀:涉及各個系統: 心悸、呼吸迫促、出汗、尿頻尿急、惡心、嘔吐、腹痛、腸激惹綜合征,頭暈、頭痛、失眠、肌肉緊張、容易疲勞,是以自主神經的高度警覺狀態為基礎的。
青少年情緒障礙常見于學校恐怖癥,特定的恐懼癥、社交恐懼癥、選擇性緘默癥等。
治療方案中要同時考慮精神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患有焦慮癥的兒童青少年時常關注自己的軀體狀況,教導家人監護但不要把焦點集中在無生命危險的藥物不良反應上也是十分重要的,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其中氟西汀的有效性證據最充分,有三個臨床試驗支持。美國FDA批準氟西汀(8歲以上兒童抑郁癥)、舍曲林(6歲以上兒童強迫癥)、氟伏沙明(8歲以上兒童強迫癥),開始使用SSRIs或增加SSRIs的劑量時,可能發生短暫的焦慮和精神激動,甚至自殺意念;可以加用苯二氮卓類藥藥物預防,必要時應用β-受體阻斷劑,應對服用這些藥物的所有患兒嚴密監測脈搏和血壓 ,在上述抗抑郁劑基礎上,可同時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療以及認知行為治療。
當然加強心理抗壓能力,提前預防,也是必需的,家屬平時多與孩子進行接觸,正確引導,多與同齡人接觸,發現問題,提前找專業醫生進行咨詢。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