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煙火氣”漸漸濃起來
摘要: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許多市民健身后順便逛早市采購。前來買菜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之前他想買些水果或者蔬菜需要騎著電動車跑到超市或者菜市場,現在出門就可以買到水果,非常方便。為地攤經濟拍手稱贊的同時,也有市民對地攤經濟的衛生、規劃、監管等問題表示擔憂。
文/圖 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 高琳琳 李賀建 王永良
近日,全國各地逐漸放開馬路經濟,給流動攤販“松綁”。地攤經濟一放開,不少地方出現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公園、廣場、馬路邊立刻聚集了不少人氣,讓疫情之后的市區復蘇了城市“煙火氣”,也讓經濟逐漸恢復景氣。記者在不同時段走上街頭,感受地攤經濟帶來的“煙火氣”。
夜市攤點逐漸“回歸”
6日晚6時30分,記者來到駐馬店置地公園北門,看到這里非常熱鬧,各個攤主忙著支攤。賣衣服的、賣玩具的、賣化妝品的、賣飲料的、賣小吃的……應有盡有。
“熱鬧得很!喜歡這樣的煙火味兒!”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逛街的市民表示,地攤經濟重新啟動,大家又多了一個放松身心的好去處。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聽著街邊商販此起彼伏的叫賣聲,“這才是接地氣的夜生活。”一位市民說。
“兒童上衣,10元一件,褲子15一件。”一名商戶的叫賣聲吸引了很多市民,大家紛紛上前挑選衣服。離這個攤位不遠,有一個賣玩具的地攤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19歲的攤主告訴我們,他是一名大學生,現在學校沒正式開學,所以就出來賣玩具掙點兒學費。“今天是第三天,一天賣幾十元錢。”這名大學生說。
晚上7時30分,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們走出家門,吃夜宵、賞夜景,愉快地感受夜生活的豐富多彩。
夕陽西下,小吃攤開始熱鬧起來。在美味飄香、燈火通明的天龍步行街夜市點,人來人往很熱鬧。
在這里,烤羊肉串、烤面筋、烤雞翅……各類小吃應有盡有。人們約上三五好友相聚于露天的街邊,享受著啤酒、烤串,煩惱在美食中煙消云散。這濃濃的市井文化背后,透著煙火味兒歸來的幸福。
“煙火氣”旺起來
6月5日早上6時30分許,在市區解放大道西段世紀廣場北門,商販已經多了起來,吆喝聲、買賣聲此起彼伏,熱鬧的早市買賣開始了。賣肉的、賣菜的、賣小商品的……
商販忙著將新鮮的蔬菜擺放成堆,還有的正向顧客推薦自己的水果。記者了解到,早市上各類蔬菜、水果的價格均比實體店便宜。不少商戶打出“新鮮牌”,再三向顧客強調蔬菜采摘下來還不到兩個小時。
此時,城管工作人員已經到崗,維護早市秩序,引導商販把菜放在規定區域內售賣。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許多市民健身后順便逛早市采購。
“讓這些流動商販有了固定經營點,也方便了在周邊居住的居民。”前來買菜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之前他想買些水果或者蔬菜需要騎著電動車跑到超市或者菜市場,現在出門就可以買到水果,非常方便。“我們的城市需要‘煙火氣’。”王先生的話引得現場不少商販和市民附和。
燈光璀璨、夜色美如畫的各大游園廣場,是不少市民的主要去處。天剛擦黑,廣場上就已經“活”了起來,廣場舞、鬼步舞魅力四射。
年輕人在籃球場揮汗如雨,中年人坐在開源河、駿馬河邊享受河風清涼,老年人順著步道自由散步。各年齡段的人們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著疫情緩解后的夏季夜晚。
在皇家驛站、天中老街,恰逢周末,市民來到這里逛街,開啟“逛吃”模式。晚上10時還有不少人在此逗留。
隨著人們工作學習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我市的夜經濟也隨之慢慢復蘇,美好的夜晚已悄然回到人們身邊。
市民走出家門,在各種小吃、服飾、日用品等攤位前流連忘返,汽車的喇叭聲、市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整個夜市變得格外喧囂,濃濃的市井氣息撲面而來。
6月6日傍晚,世紀廣場北門的小夜市熱鬧起來,各式家居用品、服裝、小飾品、玩具等應有盡有,吸引了眾多逛街納涼的市民。
規范管理激發市場活力
連日來,地攤經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近年來,在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的進程中,“地攤”一度淡出了市民視野。而當前地攤經濟有序開放,城市煙火氣重新歸來,讓消費者有了更多消費選擇,同時也解決了工作崗位的需求,為生活困難的群眾創造了一條創業道路,有效激發市場活力。
“只要規劃好地攤的區域,做好環境衛生規范管理,我們都歡迎地攤經濟。”為地攤經濟拍手稱贊的同時,也有市民對地攤經濟的衛生、規劃、監管等問題表示擔憂。
“可以擺攤,但是希望還是要嚴加管控衛生問題。別讓煙火氣變成烏煙瘴氣。”市民曹先生說。
“流動攤點把公園、廣場的大門都堵住了,每次帶孩子出來散步很不方便。”市民王女士說,有關部門應合理規劃攤位,別讓流動攤點影響交通。
針對市民的擔憂,記者從駐馬店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我市將按照分類別、分區域、分時段的原則,選定部分道路、公共區域作為便民市場,用作小商品、餐飲、果蔬的經營場所。
目前,駐馬店市城市管理局已組織人員到成都學習管理地攤經營的先進辦法,近期會把制訂好的方案通過主流媒體向大眾公布。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