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泌水河及古路溝河畔撐船人
程新 王有震
百度百科專有詞條曾用名衡門鎮、被稱為“中國千年古鎮”的古路溝,位于駐馬店老區泌陽縣城大橋路南段過古路溝大橋的橋頭東南處,現在隸屬于該縣古城街道辦事處南楊莊居委會。因村中有古路,日久沖蝕成溝,得名古路溝。《詩經·陳風·衡門》有載:“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先秦時期,居住在泌水之畔古路溝聚落的先民們支起橫木就算門,橫木底下可棲身。泌丘有水水洋洋,清水填肚足家常。安貧寡欲,其樂融融。
滄溟幾度變桑田。因毗鄰縣治,衡門后人由操一業而十業、十業而百業。瓦牖繩樞變成了鱗次櫛比的店鋪,小聚落改稱了衡門鎮,歷數百年繁華而不衰。清乾隆五十五年至五十九年(公元1791~1795年)泌陽知縣鄭大謨曾作《泌水令》:“衡門東向,泌水西流。堂閑人靜,氣清若秋……彼軀何求,泛泛水中鷗。”頗有陶令遺風。
數百年集鎮,東西大路長年為車輪切割、雨水沖刷,“千年古路熬成河”,大路變成了四五米深的路溝。古路深溝,眾口相傳。清康熙年間,衡門鎮改稱古路鎮。手工制作的煙火名氣日盛,爆竹作坊數十家。由清以來,世稱:“王店裝,泌陽燈,古路溝煙火傳三更。”
那時古路溝村的兩個牲畜交易市場成了泌陽驢的主要集散地,月交易數百頭。始創于明正德年間的古路溝醋酸香醇厚、色正味美、質優價廉。橋頭燴面成為人們記憶中的美味。
1972年古路溝大橋建好之前,滔滔泌水河上有的只是漫水橋、獨木橋,甚至是需幾大步跨的沙墊小路,這些都是旱天的權宜之計。一到發水,漫水橋變成了“水中橋”,近在咫尺卻只能隔河相望。“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過去,馬谷田鎮、盤古鄉、高店鎮、花園街道辦事處的部分居委會及高邑鎮南半部的群眾,凡是去縣城趕集的都要經過古路溝的漫水橋。
“河水淺時,為了省錢,年輕人一般會涉水而過,常常水漫到肚臍和腋窩處。年紀大的和條件好的,會花上五毛錢坐上我們的雙排小船過河到城內。水深時收成年人五毛,柴和貨物要加收一個人的錢或兩毛錢,水淺時收成年人兩毛,小孩不收費,殘疾人和困難家庭的不收費。”古路溝80歲的撐船人張順杰老人回憶說,“曾有人說俺古路溝的人真能,不但卷的兩響兒炮打得高、炸得響,這小漁船載人也真有一手。說實話,生長在俺古路溝河畔的撐船人水性都不是一般的好。一次能載4至6人的雙體船是由兩只小船摽綁在兩根木棒上制成的,一般都是桐木做的,船體輕,轉場時扁擔一挑就走了。”
老人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我家的雙體船是在1964年自家備的桐木,掏30元錢請木匠師傅制作的。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托人買的桐油刷的船體,為了安全起見,又在雙體船的兩根木棒上固定了木板,形成一個長方體的‘甲板’。風大浪急時我也能穩站船心。遇風大載人時,還要彎腰從船體里往外挖水,那個驚險勁兒一般人承受不了。有時風大浪急,翻船也時有發生。這類高風險的交通工具,成了那個年代河水上漲時過河的唯一途徑。我們這些撐船人也都是迫于生計過活。”
“雨季一般能撐船十天半月,每天能掙二三十元錢。特別1964至1965年全國人民學大寨那時,各鄉去山西參觀的大小隊長們多,又趕上河水上漲,人多得送不完,最多時一天掙過60多元。我在泌水河的古路溝河段撐船一直干到1972年古路溝大橋建成,后又轉場到下游草店河段撐船。讓我印象深刻就是1975年8月,板橋水庫坍塌的時候,那雨大得離奇,致使泌陽溝滿河平。河水落平穩以后我又撐了一二十天的船,隨后就改行開始磨豆腐賣。”
當我們問到村上是哪一年開始撐船時,老人回憶說:“只記得在1955年村上的富農姚太興和史廣銀共同打造了一只能載20人的船。當時15歲的我非常羨慕,在心里盤算著也弄一只小船。由于俺家窮,在24歲時才攢夠打只雙排小漁船的錢,也算實現了愿望。古路溝的撐船人姚太興和史廣銀都活百十歲才去世,現在就剩84歲的姚相有我們倆。姚相有那個雙排船大些,一次能載6個人。我們是看著古路溝大橋建起來的。有橋真好,讓泌水河東南部幾個鄉鎮的群眾不再蹚水過河了,更促進了古路溝的經濟發展。古路溝這幾年徹底變了樣,高樓林立,泌水河兩岸成了公園。感謝黨和政府照顧我們這些孤寡老人,讓我們在衣食無憂中頤養天年。現在年紀大了,我也懶了,偶爾出去賣些豆腐,平常在家聽聽戲、逛逛公園。”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