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抗疫題材文藝創作光彩一筆
摘要:60分鐘的逼真音效,再現了新冠疫情暴風驟雨般的來臨之初,駐守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與病魔斗爭搶奪生命的“24小時紀事”。
本報訊 (記者童薇菁)以上海援鄂醫療隊為故事原型創作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在上海和武漢“雙城首播”后,觀眾反響熱烈。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鄭軍華為作品“點贊”:“這部劇建立起了中國抗疫核心敘事。”
作為上海市委宣傳部主抓的抗疫主題重點文藝作品,《金銀潭24小時》從籌備到創作、再到播出的時間動線,基本上同步于全國各地醫療工作者馳援武漢的全過程。60分鐘的逼真音效,再現了新冠疫情暴風驟雨般的來臨之初,駐守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與病魔斗爭搶奪生命的“24小時紀事”。在昨天召開的“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上海-武漢-北京三城作品研討會”上,這部遵循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講述真實動人的中國抗疫故事的作品,獲得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投入真情實感的文藝創作就能夠引發共鳴。”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專家組成員、文藝評論家李京盛坦言,自己被劇中的六大淚點深深打動——“一條永遠無法回復的微信”“一個善良動人的生死謊言”“一種堅強本能的求生欲望”“一場永遠無法實現的相約”“一次最短暫的邂逅與永訣”“一首沒有歌詞的天籟之聲”。六個淚點,寫出了病毒的兇殘和疫情的緊迫,寫出了疫情面前醫護們的勇氣、力量和擔當,以及醫患之間的生死相托。
文藝評論家酈國義認為,這部廣播劇主題呈現深刻宏大,藝術制作力求精良。它生動形象地呈現了我國醫護人員珍惜生命甘為人民奉獻的感人事跡。金銀潭醫院的24小時,藝術地再現了中華民族在全球抗疫史上留下的厚重一頁。這部劇的成功,為抗疫題材的文藝創作留下了光彩的一筆。
廣播劇《金銀潭24小時》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武漢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聯合錄制。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