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預防便秘
摘要:4、建立正確的排便習慣: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與患者共同制定按時排便表,利用生理規律建立排便條件反射,每天定時排便。結腸活動在晨醒、餐后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老年精神科女病區 和會寧
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或排便次數減少,且糞便干結,便后無舒暢感。老年人因機體老化,引起消化系統生理功能衰退,口腔唾液腺分泌減少,牙齒脫落,影響了對粗纖維素食物的攝入;腸壁肌肉萎縮,腸蠕動減少弱,大便的蠕動速度減慢,延長了大便在腸內的滯留時間,糞內的水分被過度吸收故易導致大便秘結。因此,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增高,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1、適當的運動和鍛煉:老年人根據自身情況參加體育鍛煉,如早晚飯后行走30-60分鐘,保持站位順時針按摩腹部10-20次;對于臥床或無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應協助或指導其按摩腹部,老人取仰臥位或半臥位,自然放松,操作者或老人自己用手的大小魚際在其臍周順時針方向按摩,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于餐前20分鐘或餐后2小時進行,每次10-15分鐘,以促進蠕動。
2、足夠的膳食纖維攝入:這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礎,因此,應有充足的膳食纖維(鮮、嫩的蔬菜瓜果等)的攝入(≥25g/d),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常口感較差,且老年人口腔咀嚼功能減退,難以下咽,應通過烹調工藝(細切、粉碎、調味等)制作成細軟可口的食物。
3、足夠的水分攝入:老年人應養成定時和主動飲水的習慣,不要在感到口渴時才飲水,每天的飲水量以1500~1700ml為宜,每次50~100ml,推薦飲用溫開水或淡茶水。
4、建立正確的排便習慣: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與患者共同制定按時排便表,利用生理規律建立排便條件反射,每天定時排便。結腸活動在晨醒、餐后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
5、正確使用通便藥物:老年人勿長期服用瀉藥,防止藥物依賴性發生。可以通過液體石蠟、麻仁丸等作用溫和的藥物或使用簡易通便劑,如開塞露、甘油栓等,通過刺激讓蠕動,軟化糞便,達到通便的效果。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