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蘭青鄉:秸稈打捆 利人利已
摘要:秸稈打捆,既減少了‘四邊’堆放秸稈火災隱患、方便群眾耕種,又增加了群眾收入、減少了人工運輸,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環保的‘雙贏’,我們一定會按照‘收割——打捆收儲或碎草還田’的模式堅定走下去。”
駐馬店網訊( 通訊員 王輝 吳婷) “老鄉,你這臺打捆機一天可以打捆多少畝呀?”5月23日上午9時,筆者在正陽縣蘭青鄉楊樓村南區居民點河邊地里,看見一臺打捆機正井然有序地“吃”著麥秸、“吐”著麥捆。
“一天差不多100——150畝吧。”機主沈昌太略顯疲憊面容卻又充滿喜悅地說,“機器正常、麥秸充足時可以24小時作業。”
“機器閑不住吧?”
“根本閑不住。今年鄉、村都加大了秸稈禁燒力度。宣傳車天天轉、喇叭音柱天天吆喝、標語橫幅哪兒都是,就連學生孩回來也不讓家長燒,鄉、村干部又成天在地里看,誰敢點火呀!燒不也敢燒、放也沒地放,一看有打捆機,都爭著過來讓到自己地里打捆。不瞞你說,忙得我還沒吃早飯哩。”
秸稈禁燒工作開展以來,正陽縣蘭青鄉堅持以科技為支撐,制訂有效措施方便群眾打捆收麥:
一是實施購機補貼。對加裝防塵裝置、綠色環保的農機產品實行補貼,新購買的碎草機、打捆機每臺補貼300元(憑購機發票,但對高污染機械不予補貼)。
二是鼓勵收儲秸稈。鼓勵企業和個人收儲秸稈,并按照相關文件精神獎補。
三是嚴格留茬高度。從事收割作業的收割機必須加裝粉碎機,且收割留茬不得超過10厘米,對不加裝粉碎機或刀具安裝不齊全的收割機器,禁止在蘭青鄉境內作業。
“我們采取個人購買、鄉里補貼的方式,鼓勵群眾自愿購買打捆機、強制機手安裝碎草機,目的就是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厚實禁燒工作力度。秸稈打捆,既減少了‘四邊’堆放秸稈火災隱患、方便群眾耕種,又增加了群眾收入、減少了人工運輸,真正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環保的‘雙贏’,我們一定會按照‘收割——打捆收儲或碎草還田’的模式堅定走下去。”正陽縣蘭青鄉黨委書記王秋紅如是說。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