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16時35分 “開路先鋒”打通至珠峰峰頂路線
摘要:6名隊員均畢業于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均擁有多次珠峰登頂經驗,其中多吉次仁曾13次登頂珠峰。如天氣條件允許,27日凌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沖頂組8名隊員將沿鋪設好的路繩向珠峰峰頂進發,完成此次測量最后的峰頂測量工作。
5月26日,修路隊員將攀登路線打通至珠峰峰頂。 旦增羅布/攝
新華社5月26日電26日16時35分,6名來自西藏圣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的修路隊員已將攀登路線打通至珠峰峰頂。這6名隊員是:多吉次仁、旦增羅布、頓巴、次仁羅布、扎西貢布、多吉。他們也成為本年度最早登頂珠峰的人。
在登山界,修路指在山體上借助巖釘、冰錐、雪錐等工具固定路繩。修路完成后,其他攀登者便可借助上升器等設備將自己連接到路繩上,以此相對安全地攀登。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接應組組長、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校長次仁桑珠介紹,修路隊員被稱作“開路先鋒”,由于沒有提前鋪設的路繩作為保護,他們自身要承擔更多風險。
在位于中國一側的珠峰北坡,將路繩鋪設到峰頂是后續所有登山隊員安全登頂的前提條件,因此修路隊員也往往是每年最早登頂的人。
修路隊6人原計劃26日3時從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出發,但當時風力過大,故出發時間延遲一個小時。12時40分許,修路隊修通攀登難點之一——海拔約8600米處的“第二臺階”路線。經過12個半小時奮戰,6人成功將路繩鋪設至峰頂。
6名隊員均畢業于西藏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均擁有多次珠峰登頂經驗,其中多吉次仁曾13次登頂珠峰。
次仁桑珠說,在珠峰,修路組采用先鋒攀登的方式,即在路線上預先打好若干個膨脹鉚釘和掛片,攀登者一邊攀登一邊將快掛扣進掛片成為保護點并扣入主繩保護自己;對組內開路的攀登者則使用下方保護方式。由于珠峰地形、地貌復雜,保護點不會像攀巖等運動中布設得那么密,如果發生沖墜,修路隊員有可能在高海拔山體上下墜幾十米,強大的沖擊力會對隊員造成傷害。
“珠峰一些巖石絕壁僅有10至15厘米寬,一側是巖壁,另一側就是萬丈深淵,開路隊員在沒有保護繩的情況下需具備過硬的技術能力和極強的心理素質,才能完成任務。”次仁桑珠說。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過程中遭遇多次強降雪和大風天氣。修路隊此前已5次嘗試打通至峰頂路線,均因山體上積雪過厚,有流雪、雪崩危險,以及風力過大等原因未能成功。
據次仁桑珠介紹,在21日的峰頂修路嘗試中,修路隊員在海拔8000米處遇深度一米左右的積雪。山上的流雪險些使隊員多吉發生沖墜,隊長邊巴扎西在保護多吉時頭部受傷流血,因此沒有參與26日的修路工作。
此外,今年珠峰多風多雪的天氣,讓許多前期鋪設好的路繩被埋或損壞,這也給修路隊造成很大困難。
“修路是珠峰登山任務成功的必要條件,修路隊是幕后英雄,他們的名字應該讓大家知道。”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總指揮、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說。
據了解,修路隊目前已從峰頂下撤。如天氣條件允許,27日凌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沖頂組8名隊員將沿鋪設好的路繩向珠峰峰頂進發,完成此次測量最后的峰頂測量工作。
(記者多吉占堆、邊巴次仁、王沁鷗、魏玉坤、武思宇)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