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面對生活事件,避免過度應激
摘要:消極應對:1.樹立應激社會的觀念,應激事件不可避免,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積極的適應與干預;5、充分發揮支持系統的調節作用,取得支持系統的幫助(情感、物質、道義支持)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同事領導、工作單位;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楊桂芬
隨時隨地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危險和不如意發生,人在巨大的災難面前顯得渺小、脆弱,各種各樣的生活事件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身邊:地震、交通事故,火災、疫情、工作、生活、學習、家庭、婚姻等,身體上的創傷可以很快治愈,而心靈上的陰影則很難抹去。
這個“心靈上的陰影”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話題——心理創傷,我們如何去正確面對?
那么,什么叫心理創傷呢?超出一般常人經歷的事件、突然發生的和潛在的生活危險事件所引起的讓人感到無能為力或是無助感和麻痹感,通常無法抵抗的一種綜合征,在精神心理學上亦被稱作“應激” 跟別人訴說或跟別人呆在一起,獲得他們的支持。
遇到過度應激我們該怎么辦?積極應對?消極應對?
積極應對方法:1.搜集有用的信息;2.充分休息,吃好喝好,注意鍛煉身體;3.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轉移注意力,如體育運動,讀書或做自己喜歡的其他事情;4.盡量保持以往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告訴自己,情緒不好是這種特殊時期的正常反應;5.有計劃地去做一些有趣的活動;6.運用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暗示自己保持平靜心態、聽舒緩的音樂等);7.回憶美好的時光;8.集中精力做一些切實可行且對現狀有好處的事情;9.寫日記;10求助精神心理科醫生。
消極應對:1.酗酒或吸毒;2.拒絕參加有趣的活動;3.遠離家人和朋友;4.過度工作、加班;5.亂發脾氣;6.過分責怪自己或別人暴飲暴食或茶飯不思;7長時間看電視或打游戲;8.做冒險的事(如開快車、濫用藥物、凡事都不小心);9.不好好照顧自己;10.如不好好睡覺、吃飯、鍛煉等;11.極力回避去說或去想災難事件或去世的親人 。
如何正確對待應激:1.樹立應激社會的觀念,應激事件不可避免,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積極的適應與干預;2.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反映一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決定主觀上對創傷事件的評價,處事為人顧全大局,嚴于律已,寬以待人;3、主動參加社會實踐鍛煉,在實踐中提高素質與經驗;4、善于自我調解有意識有計劃的“減壓”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不回避、面對它、說出來、調整好,認真聽、多陪伴、給支持、解困難;5、充分發揮支持系統的調節作用,取得支持系統的幫助(情感、物質、道義支持)家庭成員、親戚朋友、同事領導、工作單位;
6、求助于醫務人員,無法調節的心理問題主動尋求醫師,切忌諱疾忌醫。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