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 變了
摘要:喬麥一口氣連干四杯,放下酒杯就一把抱住了喬老五,剛下肚的酒瞬間變成了淚水肆意橫流。
張士君
一
如果不是喬老五的那個電話,對于喬麥家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溫馨愜意的周末早晨。
正值仲春時節,風裹挾著油菜花的清香,探頭探腦地撩起了窗簾。窗外,城市的喧囂也因周末多睡了會兒懶覺。伴著一聲長長的哈欠,喬布斯走出了自己的房間。
喬三兒一聽到喬布斯的聲音就興奮,立即開始了例行的朗聲背誦:“不遲到,不早退……”
喬布斯拿著一瓶礦泉水來到陽臺上,給喬三兒的水杯添了水,衛生間里,媽媽正在對著鏡子拿毛刷兒、畫筆在臉上畫工筆畫。
喬布斯用眼神兒問:“老爸呢?”媽媽向主臥努努嘴。
喬布斯來到主臥,見宿酒未醒的老爸喬麥睡得正香,就用喬三兒喝剩下的水喂老爸。但他不是喂到老爸的嘴里,而是直接倒在了老爸的臉上。嘴里還情真意切地說:“老喬,感情深一口悶吶!再喝點兒吧。”
喬麥一下翻身坐起,慍怒地說:“你干什么?”
“讓你起床背學生守則呢,下周家長會,班主任要抽查。喬三兒作為一只鸚鵡,我教你時人家當旁聽生都學會了,你可好,學了快一個月了也記不全。”
手機鈴聲突然響了,喬麥拿起手機接聽,怒色漸漸地堆滿了一臉,不待對方說完,喬麥對著手機惡狠狠地吼出兩個字:“不去!”揮手把手機狠狠地摔到床上。
二
喬老五打電話讓喬麥中午參加他兒子喬收的婚宴。被邀請參加自家親侄子的婚宴應該是一件高興事兒,喬麥為何會氣成這個樣子?
喬麥老家在遂平縣石寨鋪鎮的一個小村。喬麥的母親一口氣生了8個兒子,村里人都笑說老喬家有“八大金剛”。那時候農村還是憑工分吃飯,一天的工分只值一毛多錢,老喬夫婦養活8個兒子,一年到頭兒累死累活,依舊過的是清湯寡水的日子。那時,老喬家的孩子都是散養的,農忙季節,大人在地里干活兒,常常是到了飯點兒做不上飯,“八大金剛”就大的帶著小的,到莊稼地里扒紅薯、掰玉米棒子吃。天黑了,喬老大像頭羊帶著歸圈的羊群一樣帶著7個弟弟回家。喬麥5歲的那年夏天,晚飯后,老喬在院子里鋪了兩張破席子,一家人各自安歇。半夜,一家人睡得正熟,滂沱大雨陡然而至。老喬夫婦像搬南瓜一樣匆忙往屋里一個一個地抱孩子。
“他爹,數好,別漏下了。”
“他娘,我數著哩,倆了哈。”
“他爹,仨了哈……”
倆人安頓了孩子,在堂屋當間沉沉睡去。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一聲炸雷把他們驚醒,一睜眼,見房門開了半扇,老七喬麥渾身像水洗似的站在門外瑟瑟發抖……
后半夜,兩口子再也沒睡著:“他爹,一窩子孩子給紅蟲樣,這日子還咋過哩?要不咱送給人家一兩個?”
“自己的骨肉舍得送人?咋過?只要餓不死就硬撐著過,指不定哪個孩子長大當鄉長哩。”
“老龜孫,就你那螞蟻尿書上濕(識)字不倆的成色,你喬家能出個鄉長?你家老墳上真有那一棵蒿子,咱把孩兒送給城里吃商品糧的人家,說不定孩兒還能出息成縣長哩?”。
實際上,在后來的歲月里,老七喬麥混得比老爹的預期還好。被散養的苦難童年讓喬麥刻骨銘心,農村生活的艱難歲月讓喬麥從小就立志逃離農村當個城里人。許是五歲那年夏夜的暴雨響雷賦予了喬麥天地靈氣,喬麥15歲輟學到駐馬店建筑工地當小工,眼皮活泛,干活利索,20歲就當上了小工頭。包括喬麥的兩個兒子,喬麥的17個子侄中除了3個上大學、兩個上中小學之外,其余的都先后投奔喬麥,忙碌在駐馬店的大小建筑工地上。喬麥的建筑公司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1987年是喬麥永遠銘記的年份,這一年,喬麥三喜臨門,一是喬麥在鐵路東前進路南段買了宅子,蓋起了兩層小樓;二是喬麥和駐馬店一個大廠的基建科長的千金梅仙喜結連理;三是喬麥把自己的農村戶口遷到了市里,成了駐馬店市有糧本兒正經八百的城里人,至此,喬麥實現了從農村人到城里人的華麗轉身。那年,喬麥23歲。
老喬和老伴兒扶著樓欄桿站在二樓的陽臺上,看著路上的景致,老喬說:“老家伙,當年你要是把老七送了人,你還能過上這城里人的日子?”
自從自己的建筑公司成立,喬麥在家族中的威望日漸堅挺。特別是二老相繼過世后,喬麥在家族中地位更是牢不可破。侄子、侄女們的婚姻大事,沒有喬麥的拍板是萬萬不行的。小輩兒上大學、修房蓋屋、購置大件兒農機,喬麥也都慷慨解囊。有婆媳失睦、姑嫂紛爭的家庭糾葛,只要喬麥到場,當事者就忙不迭備上酒菜。三杯酒下肚,喬麥桌子一拍、眼一瞪,小輩兒就得立馬認錯,一切不和即刻消解于無形。在小輩兒人心中,七叔是城里人,見多識廣,處事公道,他的話,句句是真理,一句頂別人一萬句。
可是,今天,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喬老五,兒子喬收從說媒、相家、定親,這么大的事喬老五一點口風都沒漏。“喬收五歲那年,掉在村里的臭水溝里淹了個半死,是我喬老七花了5000元給他買了一條命,那可是1995年的5000元啊!如今喬收結婚當天才通知我,你們覺得翅膀硬了是吧?你們把我老七不往眼里擱了是吧?”喬麥心里很不舒服。
那天早上,被兒子喬布斯用涼水澆醒的喬麥獨自坐在陽臺上一連抽了半包煙。抽了半包煙的結果是不能因為和老五置氣,誤了侄子的一場大喜事。但是,婚宴要參加,順帶著找喬老五興師問罪。
三
“白瞎了我這描畫了個把兒小時的臉,今天我們廣場舞大賽彩排,我是領舞。”梅仙雖然心中不滿,還是主動坐上副駕駛座。除在外地上大學的兒子喬丹外,一家三口悉數出動,踏上了回老家興師問罪之路。
驛城大道向北約十公里,就是喬麥的老家。有兩年沒回老家了,喬麥一進村,村里的景象讓喬麥大吃一驚。
村里兩橫三縱的土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所有路上都安上了路燈和攝像頭,原來的瓦房、平房大多都改建成了兩層小樓,家家戶戶門前都停有小轎車。
當年差點淹死喬收的臭水溝,已被改造成景觀湖,湖畔楊柳依依、綠草如茵。湖邊的小廣場上,有老人和孩子在健身,伴著《最炫民族風》的旋律,一群穿得青枝綠葉的老美女正煞有介事地跳著廣場舞。
喬老五家住的是祖宅,只是原來的土坯茅舍已經改建為兩層上下十間的樓房。但讓喬麥驚奇的是,今天的大喜日子,喬老五家竟然大門緊閉。更讓喬麥驚奇的是,喬老五家大東門左側掛著一個大牌子:金大地農業種植合作社。右邊是占滿一面墻的宣傳欄,上面貼滿了各類告示。
“通知,定于明天在合作社會議室召開股東會,請按時參加。理事長喬收……”
“參加周末讀書會的請于下周六上午八點到村委禮堂,本周聘請黃淮學院教授前來輔導……”
“參加中小學生暑期才藝培訓班的學生,即日起到村委禮堂報名,培訓費由村委承擔……”
“參加喬收婚宴的親朋好友請到驛城大道北段村西喬家大院大酒店。”
“啥?到喬老大的兒子喬二胡開的包子店吃飯?”梅仙當時就氣得花容失色。
“喬家包子店”的招牌早已被偌大的“喬家大院大酒店”的牌匾取代,原來的包子店改造成了后廚,酒店大廳、雅間、吧臺一應俱全。
喬麥一家一進大廳,一大群侄子、侄媳、侄女、侄女婿蜂擁而至,眾星捧月般簇擁著喬麥一家來到一個20人的大房間,酒菜已經滿滿地擺了一桌。打坐、敬煙、倒水,其間七嘴八舌的問候讓喬麥一家應接不暇……
“叔,這個房間今天不坐外人,到場的所有侄子都陪你喝喜酒。”喬麥刻意板著的臉快繃不住了。
這時喬老五來到了房間里:“老七呀,我知道你是帶著氣來的。其實這事兒也怪不得我,今年正月初一,侄子們在俺家喝酒,孩子們說,過去因為農村日子窮,七叔拉巴這個、拉巴那個,為小輩兒操碎了心。如今世道好了,鄉里日子不比城里差。孩子們也都出息了:有大學畢業當局長哩,有搞建筑哩,有開飯店哩,有搞專業合作社哩,有搞養殖、種植哩,大小都有個差事兒。侄子、侄女們有一多半在駐馬店買了房。孩子們約好了,以后不管誰家里有事兒,都不能再讓七叔操心、幫襯。七叔也是年過半百的人了,該讓七叔歇歇了……”
喬老五話沒說完,新郎新娘就過來敬酒了。喬麥一口氣連干四杯,放下酒杯就一把抱住了喬老五,剛下肚的酒瞬間變成了淚水肆意橫流。
接下來,十多個小輩兒挨個敬酒,敬酒時大多都有紅包相送,負責接收紅包的喬布斯歡呼雀躍:“海南雙飛五日家庭親情游、少兒暑期拓展訓練軍事夏令營營員證、臻美養顏護膚中心年卡……”
那天,喬麥喝得酩酊大醉。被侄子們扶上車后,一路上一直喃喃自語:“變了,真是變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