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點——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的民生情懷
摘要:當前,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加,報告緊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把準群眾的冷暖、喜怒,對標群眾的情緒、需求,精準施策,做到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華山 滑清泉 高君瑞)春夏交泰,萬物勃發。5月11日,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會上,市長朱是西滿懷豪情地作《政府工作報告》。直抵人心的報告,“硬核”滿滿,數十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每一條都細致、實在。現場響起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是代表們發自肺腑的情感流露。
加強政府便民利民服務、實施教育惠民工程、加快健康城市建設、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實施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推進公共交通體系建設……今年的報告直面民生熱點,回應群眾關切,描繪了一幅改善人民生活的新畫卷,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擔當。
順應期待,藍天碧水凈土新成為生活常態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這是順應群眾對綠水青山的期待而作出的承諾。
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努力,空氣質量綜合改善率全省第一,位列全國337個城市第17位;優良天數全省第三,PM10、PM2.5均居全省第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污染地塊、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
民生情懷是政府工作出發的立足點。在今年的報告中,讓人民擁有藍天、凈水、青山的環境依然是工作的重心。大力調整優化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結構,持續推進山體保護和生態修復,加快推進森林駐馬店建設,新建濕地公園……讓藍天常在、空氣常新成為市民的生活常態。
環境的美化提升離不開城市的高質量跨越發展。按照“一中心五組團”發展戰略布局,我市將加快推進山環水抱、林城相擁、道路連通、組團成型,構建中心城區龍頭帶動、衛星城眾星拱月的城市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功能完善、生態宜居、文明和諧、產業發達、人民幸福的全國一流地級市。堅持城鄉統籌,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積極順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構建以中心城區為龍頭、縣城和城鎮協調發展的現代城鎮體系,讓我們的城市更顯大氣、更有靈氣、更聚人氣、更富文氣。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最艱巨的任務仍在農村。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鄉村振興20字方針要求,統籌推進“五振興”,著力唱好“五部曲”,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扎扎實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中原糧倉”“芝麻王國”“花生之都”“中國牛城”“中部奶都”成為駐馬店靚麗名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生態振興,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確保飲水安全100%達標。
報告為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而要把報告中描繪的美好愿景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現實福祉,必須靠具體行動來落實。積極推進六大功能片區建設,啟動實施天中山大道、練江大道等5條道路升級改造,加快推進人民公園、練江湖公園、富強公園、燒山湖生態公園建設,全面提升城市規范化、精細化、智慧化、市場化管理水平……
“我們要發揚‘越是艱難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和‘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斗爭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奮力推進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天中新篇章。”報告中,朱是西信心堅定。
回應關切,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真實的幸福
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職責和目標,彰顯著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追求,體現著回應訴求的為民情懷。
回望過去的一年,我市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點,加大民生投入,省定十件民生實事、市定十件惠民工程全面完成,“一元民生”救助項目入選“全國民生示范工程”,保障與改善民生的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在諸多民生實事中,出行是基本生活保障。報告中提出,我市將加快國家公交都市創建,新增50處公交換乘站點,方便群眾出行。小學生及護送家長上下學免費乘坐公交車。解決鄉與村、村與村通客車問題,實現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客車,打造以“公交化運營+班線客運”為主、以定制客運為輔的城鄉客運公交體系,讓群眾出行更方便、更快捷。同時,將在中心城區新建3000個停車位,每個縣新建500個停車位,解決群眾“停車難”問題。
今年的報告,還包含了許多有溫度的民生細節。
“全面落實新一輪就業創業政策,出臺支持新增就業崗位措施,確保城鎮新增就業6.08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推進全民參保,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分別達426萬、656萬人以上,城市低保標準、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年6840元、4260元。”
“加快養老托育健康產業發展,認真做好“老少康美”文章,完成11個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80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康養托育養老服務機構,大力發展普惠托育養老服務。”
……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全面落實省定民生實事:突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完善婦女“兩癌”篩查、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機制,繼續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切實提升群眾的生活質量。
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實、一筆筆民生投入到位、一件件民生實事辦好,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這是政府在廣大人民群眾面前立下的“軍令狀”,更是政府愛民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意。
滿足向往,描繪更加美好的生活圖景
文化、旅游、教育、心理……這些民生實事,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這些關鍵詞,在報告中隨處可見,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蘊含著深厚的民生情懷,繪就了新時代邁向更加美好生活的民生圖景。
過去的一年,黃河戲劇節永久落戶我市。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六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農民電影節等重大活動。作為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的30座城市書房項目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恬靜、雅致的書香墨味讓市民變得更優雅富足,讓城市充滿書香氣息。
當前,人民群眾對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加,報告緊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把準群眾的冷暖、喜怒,對標群眾的情緒、需求,精準施策,做到順應民心、尊重民意、關注民情、致力民生。
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實施,加快推進嵖岈山景區提質升級和皇家驛站、華強方特、中國漁都、品牌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建設,推動產業園區與文化旅游發展相結合,打造“旅游休閑在駐馬店、開會觀展在駐馬店”品牌;要讓城市更富文氣,充分挖掘驛站文化,積極推進駐馬店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建設,把駐馬店打造成為一座“有品、有韻、有精神”的魅力之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為此,我市把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不斷加大辦學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業發展。今年,我市將繼續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容工程、城鎮義務教育學校消除“大班額”規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88所,中小學校73所。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高校分類發展、內涵發展,推動醫教結合、融合教育、特教提升。
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開通“12345”心理服務熱線,探索建立三級群眾心理服務體驗中心;開展司法援助,全市完成法律援助案件6000件,咨詢50000人次;實現全市所有行政村(居委會)法律顧問100%覆蓋……事事連著人民,件件與民相關,從報告中,人民不光感受到了政府的親和力,更有著強烈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永恒不變的初心。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民生工作的部署落到實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能變成現實。
責任編輯:律凱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