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家庭護理誤區及措施
摘要:精神疾病多為慢性病程,經住院控制病情之后,多數患者回歸家庭。家庭護理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得當與否直接關系到疾病的恢復和預后。然而,在不少家庭護理中存在許多誤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康復。
駐馬店市精神病醫院 焦茹
精神疾病多為慢性病程,經住院控制病情之后,多數患者回歸家庭。家庭護理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復的重要環節,得當與否直接關系到疾病的恢復和預后。然而,在不少家庭護理中存在許多誤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精神康復。具體出現哪些誤區呢?
1.藥物管理誤區:患者自己買藥,自己保管。在緩解期,患者會遇到許多現實問題,特別是對疾病本身的恐懼。如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就會出現悲觀、絕望等情緒,這也是在精神病患出院后第一年內,自殺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措施:藥物應有家屬管理,包括家庭里的備用藥。
2.服藥管理誤區:家屬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患者缺乏自知力。由于患者需要長期服藥,會出現停藥、減藥、藏藥或不規律服藥,容易出現病情反復。措施:家屬應了解疾病的一些知識,認識到患者服藥的重要性,督促患者按時服藥。
3.社會交往誤區:有些家屬認為社會對精神病患者有偏見和歧視,所以讓患者避開外界刺激,有利于病情穩定,便主張患者閉門不出,限制患者外出。使患者與社會隔絕。其實,這樣反而導致了患者的社會功能的下降,加重精神衰退進程,容易引起病情復發。措施:家屬應多鼓勵患者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多與外界接觸,宣傳疾病知識,獲取理解和支持。
4.情感誤區:有的家屬認為,精神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對病人有求必應,百般呵護,過度溺愛,甚至放縱不良行為及無理取鬧,從而使病人喪失是非分辨能力,還有些病人覺得自己的“特殊的身份”而自暴自棄。有的家屬認為病人拖累家庭,使家人丟盡臉面.受到歧視.從而采取另一種相反的極端態度.對病人厭惡、 敵視、辱罵.嫌棄、虐待,使病情反復、遷延不愈。措施:家屬應關心而不溺愛,鼓勵而不放縱,重新樹立患者的自尊心、自信心。
5.求醫誤區:有些病人及家屬對疾病認識不夠,不愿救治或出院后不接受隨訪。從而降低服藥依從性,反而不能及時發現藥物副作用,易引起病情反復。措施:遵照醫囑,定期復查,陪同或鼓勵患者定期隨訪,不適隨診,及時與醫師聯系。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