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勇士”劉海龍歸來
摘要:4月25日下午2時30分,平輿縣萬金店鎮宋劉村的劉海龍一走出駐馬店火車站出站口,就看到手拿鮮花、舉著帶有“歡迎最美逆行者劉海龍回家”字樣橫幅的家鄉人在迎接他回家。
劉海龍和迎接他的家鄉人。
□全媒體記者 劉金霞文/圖
“歡迎你回家,火神山勇士!”4月25日下午2時30分,平輿縣萬金店鎮宋劉村的劉海龍一走出駐馬店火車站出站口,就看到手拿鮮花、舉著帶有“歡迎最美逆行者劉海龍回家”字樣橫幅的家鄉人在迎接他回家。
劉海龍今年43歲,平輿縣萬金店鎮宋劉村人,是當地的貧困戶,一次遭遇車禍后干不了重活,妻子因此離家出走。劉海龍帶著一個10多歲的兒子在武漢打工,老母親隨哥哥在老家生活。春節前本已買好車票回家過年的劉海龍卻接到車站的退票電話,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
無法回家過年的劉海龍在武漢感受到了越來越緊張的氣氛。當得知武漢建設火神山醫院急需建筑工人時,他作出了一生中一個重要的選擇——留下來,援建火神山醫院!
劉海龍退了回家的車票,在手機上搜索火神山醫院的位置。當時的武漢公交停運、地鐵停運、輪渡停運,他打工的地方離火神山建設工地58公里。從來不舍得打的的他攔下了一輛出租車,一下子花費了173元打的費。
來到工地的劉海龍立即找到了工地負責人。“我有電焊手藝,我愿意為建設火神山醫院出一點力,有沒有工資都無所謂。”他的話語擲地有聲。工地負責人看他很誠懇,立即拍板把他留下。當天他就投入緊張的施工中。
真正的考驗開始了,從1月28日至2月8日,劉海龍和現場4000多名工人一起,參與火神山醫院的建設。眾志成城,與時間賽跑,為挽救更多生命,他們刷新著中國速度,見證著中國力量。
據劉海龍回憶:“這段時間給我留下人生中最難忘的回憶,沒有輪換、不分晝夜,每天睡覺的時間只有五六個小時,累了就在地上坐一會兒,打了這么多年工,從來沒有感到這樣累,但我很驕傲!”
“我不是黨員,也不是醫務工作者,但我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武漢做點什么。參與建設火神山醫院,我覺得是我生命中做過的最神圣的一件事。”在采訪最后劉海龍對記者說道。
平輿縣萬金店鎮黨委副書記郝華東說:“面對嚴峻的疫情,義無反顧,堅定前行,劉海龍是萬金店鎮人民的驕傲。得知他今日回家鄉,我們一大早就在火車站接英雄回家。”
【記者手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無懼生死的一線勇士,也有無數默默奉獻的幕后英雄。我們身邊涌現出無數個“平凡英雄”。劉海龍冒著生命危險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駐馬店為有您這樣的“最美逆行者”感到驕傲和自豪!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