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公勺成我市餐桌文明“標配”
摘要:記者在市區走訪時看到,不少餐飲店推廣“公勺公筷”。“餐桌革命公筷行動”是社會文明的一個細節。我們建議市民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降低傳染疾病的概率。”
□全媒體首席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公筷公勺擺上桌,分餐進食好處多。使用公筷公勺,構建健康文明行為新規范,爭當新時代文明工程的推動者。昨天晚上,記者在市區一些餐館看到,餐飲企業在每張餐桌都擺放了公筷公勺,同時還在醒目位置張貼使用公筷公勺的公益宣傳標識,提醒顧客使用公筷公勺,爭當“餐桌革命公筷行動”的文明踐行者。
走進市區一家菜館,桌上擺放著公筷公勺,顧客在餐廳用餐時,每個餐位之間保持不少于1米的距離,并實行“同排隔位”“對面錯位”的座位安排。顧客落座后,服務員第一句話提醒道:“歡迎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餐桌上多放一副公筷公勺,每人兩副筷子,其中一副是公筷……
記者在市區走訪時看到,不少餐飲店推廣“公勺公筷”。在一家火鍋店,每人一個小鍋,肉和蔬菜分裝,各夾各的,互不影響。“過去人們覺得在一個鍋里涮肉才有感覺,現在想法變了,健康第一。”店主說,店內所有餐具進行高溫消毒,公共菜品實現一菜一公勺。
三五親朋好友圍桌而坐、把酒言歡,一勺一筷間似乎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隨著疫情的發生,人們對就餐方式有了新的看法。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多數市民表示,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非常有必要,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各種經口、唾液傳播的疾病并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餐桌革命公筷行動”是社會文明的一個細節。真正關愛親朋好友,放棄在家不拘小節的心態,一起積極踐行新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科工作人員說:“俗話說,病從口入,聚餐、合餐其實存在著較大的健康隱患,能經飛沫和接觸傳播的傳染病都可能在這種環境下傳播,比如流感、麻疹、結核等,還可能讓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我們建議市民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降低傳染疾病的概率。”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