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好媳婦張美芳
摘要:2009年,劉建的父親劉玉良因冠心病突然加重去世,緊跟著劉建的母親滕小捉因為傷心操勞患上腦梗塞、腦出血,雖然救治及時保住了性命,但是也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癱瘓在床,語言不清,生活不能自理。作為一個好媳婦,張美芳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振聾發聵的誓言。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陳松領)近日,由駐馬店市傳來好消息,由市文明辦、市婦女聯合會聯合表彰的2019年度駐馬店市“鄉村好媳婦”揭曉,平輿縣萬金店鎮的好媳婦張美芳上榜。
說起平凡普通,張美芳在眾多女性中毫不起眼;說起可親可敬,張美芳在群眾中間是人人稱贊。身為一個農家媳婦,沒讀過幾天書,卻識大體,懂孝德,多年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的孝心感染著左鄰右舍,她的事跡傳遍周邊鄉村。
張美芳,原是云南省瀾滄縣人,今年44歲,小時候父母雙親不在,和兩個哥哥相依為命,因家庭貧困,早早輟學,外出務工,在工作的地方遇到了今生摯愛宋劉村委劉保寨的劉建。老實淳樸、厚道正直的劉建讓張美芳感到值得依靠,于是她不遠千里,在2000年嫁到劉保寨這個小村莊。兒時的苦命遭遇沒有讓張美芳怨天尤人,而是以更加樂觀、包容的心態開始新的生活。
在跟公公婆婆相處幾個月以后,公公婆婆評價張美芳是個懂孝道、識大體的好媳婦,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不僅夫妻之間相親相愛,婆媳關系也是非常的融洽。
本是美滿幸福的局面,卻被接踵而來的疾病打破。2009年,劉建的父親劉玉良因冠心病突然加重去世,緊跟著劉建的母親滕小捉因為傷心操勞患上腦梗塞、腦出血,雖然救治及時保住了性命,但是也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癱瘓在床,語言不清,生活不能自理。當時劉建長年外出務工,張美芳在家照顧兩個孩子,女兒劉雪燕8歲,兒子劉雪魁剛滿兩歲。每天除了接送女兒上學,帶好剛會走路的兒子,還要喂婆婆喝水吃飯,洗洗涮涮。
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劉保寨有個孝順媳婦。劉建自己說:“我們兄弟姐妹8個,我有5個姐,1個哥,1個妹,我們也都有孝心,但是我們都做不到我媳婦那樣耐心細致!”也許是幼年雙親早亡的緣故,張美芳真的是把婆婆當成親娘。結婚20年來,她因為照顧家庭沒有回過云南老家,唯一一次回家,還因為路上接到電話說婆婆病情加重,中途而返。2019年張美芳因背部疼痛難忍,到平輿縣中醫院化驗檢查,原來是背部長了個腫瘤,需要住院開刀。當聽到醫生介紹病情,需要住院時,張美芳第一反應是,“能不能不住院治療?家里有個婆婆需要照顧。”醫生哭笑不得:“你先照顧好你的身體吧!再不做手術,腫瘤發展到后期就有生命危險啦!”當了解到好媳婦的事跡后,醫生都很動容,承諾盡最大努力治療,盡量早日出院。 躺在病床上,張美芳還每天給家里打電話交代婆婆的事情,“平時都是我照顧,俺娘喜歡吃啥飯,啥時候休息,換洗衣服在哪,我比他們清楚。我得打電話給他們說說。”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一晃就是10年。照顧年幼的孩子跟年邁的婆婆,張美芳沒有一句怨言,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因為她知道言傳身教,她要用自己的行動教育自己的孩子。母親的實際行動,直接影響到了兩個孩子。張美芳的女兒劉雪燕,兒子劉雪魁都很懂事,體貼父母,知禮上進,不僅如此,兩人相處也很好,有啥吃的、用的都互謙互讓,在同齡人中都是榜樣。
作為一個好媳婦,張美芳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沒有振聾發聵的誓言。她只是以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的心態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寫著“孝”的樸實無華。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