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縣洙湖鎮七旬老漢脫貧記
摘要:在洙湖鎮,面對和曾經的張寶玲一樣對脫貧缺乏信心、得過且過的貧困戶,該鎮堅持“看病查病因,脫貧拔窮根”,有針對性地幫助貧困群眾理思路、想出路、謀富路,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轉變思想觀念,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通過評選表彰勤儉持家的模范、勤勞致富的模范,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學偉 通訊員 肖喜鋒 張浩楠)說起張寶玲,在上蔡縣洙湖鎮賀店村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他家可是賀店村有名的脫貧光榮戶。
在以前,張寶玲可沒有這么大名氣,他自己更沒有這么積極的心態。張寶玲患有慢性病,長期服藥。年近70了,也沒有什么謀生的手段,活了大半輩子,由于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守著一畝三分地,辛辛苦苦一年,除了打點糧食,再沒啥收入,生活過得緊巴巴的。用張寶玲自己的話說:“日子過得沒個盼頭,在人跟前抬不起頭,破罐子破摔的想法都有.……”
看到張寶玲這樣的狀態,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兩委干部便想方設法地幫助他、改變他,多次到張寶玲家中了解情況,給他“把脈問診”,找準了他長期貧窮的根子——一沒文化、二無技術、三缺勞動力。于是,大家伙兒有針對性地幫他制定了“物質幫、精神扶”的幫扶計劃。在幫扶干部的鼓勵下,張寶玲在村內擔任保潔員,每月有500元收入。從此他像變了個人一樣,每次村里安排打掃衛生、清理垃圾的任務,張寶玲總是沖在最前頭、干得最賣力、掃得最干凈。能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村里打掃得干干凈凈,為美化村容村貌作出貢獻,張寶玲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在父老鄉親面前終于感覺能抬起頭了。
幫人幫到底,救人救到頭。村里又介紹張寶玲到本村的扶貧車間曹磊建材工作。曹磊建材作為洙湖鎮重要的扶貧車間,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采用“企業+車間+貧困戶”的模式,工作方式靈活多樣,貧困戶可以把材料帶回家加工。張寶玲老兩口在閑暇時間居家加工,加工好的材料再送回到廠里,按件計費,由于這項工作技術含量低,老兩口干起來也是得心應手。現在張寶玲夫婦每月能夠增收2000多元,除了日常花銷,每年能夠攢下20000元。張寶玲家在2017年順利脫貧,成為了父老鄉親人人稱贊的脫貧光榮戶。
“現在吃不愁、穿不愁、住得好,看病也有了保障。幸福生活還得靠自己干出來,我現在是‘一手’打掃衛生,‘一手’加工零件,雙手不停歇,我相信一定能捧起致富‘聚寶盆’,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脫貧之后的張寶玲對未來更有信心了。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在洙湖鎮,面對和曾經的張寶玲一樣對脫貧缺乏信心、得過且過的貧困戶,該鎮堅持“看病查病因,脫貧拔窮根”,有針對性地幫助貧困群眾理思路、想出路、謀富路,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轉變思想觀念,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通過評選表彰勤儉持家的模范、勤勞致富的模范,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該鎮涌現出了許多和張寶玲一樣的勤勞致富標兵,他們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依靠自己的勤勞雙手,一個個端起了脫貧致富的“聚寶盆”,過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