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博:青春戰“疫”逆風成長
摘要:“當時顧不上害怕、擔心,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祁博說,他的第一名患者是剛剛確診的急診科護士長。祁博還主動承擔醫療隊的后勤工作和統計上報工作,勞累一天回到賓館后,分配所有的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并統計大家一天的工作量,上報給河南醫療隊的聯絡員。祁博說。
□全媒體記者鄧思婕文/圖
祁博
“隊友們對我的評價從特別能吃,變成了特別能吃苦,說明我還是有長進的。”3月30日,馳援武漢36天歸來,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祁博笑著說。
兩個月前,90后的祁博很難想象,自己會經歷如此“蛻變”。
把自己當鏡子 引起患者的共鳴
2月下旬,全國疫情形勢嚴峻,得知要組建“心理專隊”奔赴武漢,從小就有“超級英雄夢”的祁博一腔熱血報了名。“我本身是精神科醫生,覺得自己已經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祁博說,“但是剛去的頭一天,我做的一個夢就‘出賣’了自己。”他夢見自己像槍戰片里那樣,被人四處追擊,他從高樓上一躍而下。“后來,這個夢我講給了我的患者,把自己當鏡子,讓患者知道面對疫情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從而引起患者的共鳴。”
事不避難,義無反顧。在市第二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里,祁博是第一個進入隔離病房的隊員。“當時顧不上害怕、擔心,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祁博說,他的第一名患者是剛剛確診的急診科護士長。這名護士長從疫情之初就沒日沒夜地奮戰,直到確診前的那一刻,身體疲勞緊張、精神幾近崩潰。核酸檢測呈陽性的結果出來后她就不吃、不喝、不說、不動。“這是最危險的狀態,我要做的就是引導她說出自己的感受,傾聽、適當干預。”護士長開口傾訴的那一刻,祁博抑制住內心的波瀾,因為他知道,這個小小的進步就是開啟她今后正常生活的起點。
疫情是魔鬼 唯有拼、拼、拼
當駐馬店援鄂工作隊一行5人手搖五星紅旗從車上下來時,站在中間個子最高的祁博格外引人矚目。這個陽光高大的男孩在工作中格外細心,隊友閔倩對他的評價是“小心謹慎不冒進”,因為他總能體會防護服穿脫的細節,并幫助到隊友。祁博還主動承擔醫療隊的后勤工作和統計上報工作,勞累一天回到賓館后,分配所有的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并統計大家一天的工作量,上報給河南醫療隊的聯絡員。
即便如此,他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看到身邊呼吸重癥科、感染病科的隊友們,硬生生地把生命從死亡線上拉出來,祁博感覺有一絲愧疚,感覺他們在“尖刀班”,而自己屬于“步兵團”,于是他更拼命地投入工作。“人可以倒班,精神必須隨時‘在線’,總想做得再多一些,再多一些。疫情是魔鬼,唯有拼、拼、拼!”祁博說。
“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回憶起3月13日,他與同批3個隊友宣誓入黨的場景,祁博依然心潮澎湃:“火線入黨,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時刻。”正是因為在戰疫一線經受了考驗,他才深切感受到“黨員”二字分量之沉重。“黨員就是要能吃苦!能戰斗!我也要自豪地喊出‘我是黨員我先上’”。
人與人的距離變遠 心與心的距離更近
駐馬店天中廣場上,援鄂醫療隊隊員一下車就被鮮花、掌聲、閃光燈和攝像機包圍。人群中,祁博一直用眼神捕捉妻子蔣晗的身影。兩人剛結婚不滿5個月,他在武漢時,最牽掛的人就是同在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的妻子。“疫情期間,我們主要接收有發熱癥狀的精神病人。”蔣晗云淡風輕的一句話背后,同樣是一個多月的堅守和付出。
祁博在前線,她也在前線,疫情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遠,心與心的距離卻更近了,兩人的微信頭像分別變成了對方戴著口罩的照片。
“希望同事、朋友們不要給我貼上英雄的標簽。”援鄂歸來后,面對鋪天蓋地的贊譽,祁博始終謙虛清醒,經此一“疫”,他變得成熟穩重。
在3月30日祁博歸來的日子,武漢地標性商業場所楚河漢街、國際廣場等恢復營業,人間煙火氣,最能吸引人。“等疫情結束后,一定要帶著家人去看看。”祁博說。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