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相映 林路相隨 林田相依 林村相襯
一路繁花扮雙河
摘要:全面啟動鄉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打造以雙河集鎮為中心的南、北兩條人居環境精品環線,將沿淮楚淮風景區、特色產業基地、淮河沿線特色村莊納入環線,積極開展精品環線綠化造林、補植補造和垃圾清理工程,投入各類機械20臺,黨員、群眾500余人次,清理道路環境4500米,整治垃圾雜草70...
□全媒體記者 胡殿文 閆海峰 文/圖
陽春三月,正是耕耘時節。漫步在雙河鎮,記者看到的是,淮河濕地公園沿岸垂柳隨風搖曳,西紅柿香菇排排溫棚錯落有致,鄉村道路寬敞整齊,鄉村環境整治如火如荼。群眾的一張張笑臉,無不折射出脫貧攻堅、農村環境整治給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這里的社會生產生活逐步恢復,這座沿淮小鎮也伴著春天的腳步,在耕耘奮進中迎來復蘇。
疫情防控和農村環境整治兩不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確山縣南大門的雙河鎮,疫情防控任務十分艱巨。該鎮設立了全市首個高速公路卡點,規范建設了全市首個隔離病區,堅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全鎮廣大人民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以義行善舉在危急時刻筑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防線,凝聚了淮河北岸雙河大地戰“疫”正能量。
為將疫情影響落下的發展良機補回來,該鎮在疫情防控期間持續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和生態宜居鄉村發展工程,下足“繡花”功夫掀起人居環境提升高潮,聚力扮靚沿淮美麗好風景。
一路繁花相伴。走進雙河鎮,鄉村道路兩旁,優美整齊的行道樹一字排開,形成一道道靚麗風景線,桃樹杏樹花團錦簇,陽光下分外明媚。說起環境的變化,群眾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一位過路的村民說:“現在鄉村都成了花園,能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我們感到很幸福。”
該鎮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農村環境整治。全面啟動鄉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打造以雙河集鎮為中心的南、北兩條人居環境精品環線,將沿淮楚淮風景區、特色產業基地、淮河沿線特色村莊納入環線,積極開展精品環線綠化造林、補植補造和垃圾清理工程,投入各類機械20臺,黨員、群眾500余人次,清理道路環境4500米,整治垃圾雜草7000余平方米。推動道路林果化、村委公園化、庭院花園化建設,在各通村主干道路栽植各類風景樹、花卉1萬余棵,發掘村委附近空閑土地潛力,通過栽植林木、花卉,擺設鄉土風情老物件,使村委成為一道獨具特色的靚麗風景。
全面推進農村道路路肩加寬工程。動用機械30余臺,對道路兩側路肩進行奠基培護拓寬,累計完成道路加快工程1.2萬米。伴隨道路路肩的持續加寬,淮河沿線已形成農家樂等旅游業發展8家,稻蝦養殖基地、淮河漁村等休閑農業發展勢頭迅猛,交通便捷為經濟和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激發沿淮景區休閑農業和旅游業發展。目前,該鎮已建成“林水相映、林路相隨、林田相依、林村相襯”的綠色城鎮。
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的重要發展途徑。在該鎮日光溫棚種植基地,記者看到,西紅柿長勢喜人,枝葉茂盛,種植戶正忙著采摘(如圖)。望著累累碩果,種植戶對今年的收成信心十足。
近年來,該鎮引進試種推廣了一批適合該鎮氣候、土壤條件和群眾種植的大棚蔬菜優良品種,采取“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統一育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提升大棚蔬菜種植品質,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貧困戶增加收入,實現穩定脫貧。
種植戶給記者算了筆賬:溫棚西紅柿生長周期10個月,畝產20000至25000斤,批發價格2至5元/斤,畝產值可達7至8萬元。一個溫棚年產值13至15萬元,安排200余人務工,帶動100余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在雙河,小香菇撐起了“致富傘”。記者走進鎮香菇種植基地,只見菌棒層層疊疊,一個個菌棒上長滿了一朵朵大小不一的鮮嫩香菇,散發出陣陣菌香,菇農們熱火朝天地采摘香菇。菇農邊摘邊說,香菇現在供不應求。
據該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雙河鎮香菇種植基地一期占地15畝,已建成投產,建設有連片香菇大棚面積6000平方米,香菇棒20萬棒。年產香菇68萬斤,產值800余萬元。二期規劃占地20畝,新增香菇大棚面積10000平方米,容納香菇棒30萬棒,年產值可實現1200萬元。三期規劃占地50畝,新增香菇大棚面積20000平方米,容納香菇棒60萬棒,年產值可實現2500萬元。屆時,可以讓更多的群眾依靠產業扶持穩定增收致富。
“產業發展是帶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也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重要抓手。雙河鎮產業扶貧找對了路子、亮出了特色、形成了規模。”3月16日,確山縣脫貧攻堅產業觀摩組在雙河鎮產業扶貧項目觀摩時給予了中肯評價。
該鎮黨委書記楊東榮說,下一步,全鎮遵循產業發展及市場經濟規律,加大種植養殖業、鄉村旅游等區域產業特色的投入力度,大力扶持特色農產品產業。充分發揮產業帶貧能力和效果,切實帶動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