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亮:扶危濟困成家風 躬為子孫做典范
陳健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面對工作人員“您老伴兒有病臥床,就不要再捐了”的好意勸說,他依然堅持捐款300元,并說:“國家現在有困難,作為一名老黨員我必須盡一份力!”在他祖孫四代17名家族成員中,除了臥床不起的妻子及兩名年幼無知的重孫外,無一人不捐款。在妻子得了腦血栓留下偏癱后遺癥之后,他依然不改家庭公益基金的用途——慰問社會上的特殊群體、救助困難群眾,以實際行動帶動子孫積極向上、懂得感恩、熱心公益、扶危濟困……
他就是正陽縣電業局79歲的退休干部袁子亮。
這位有著48年黨齡的老干部,在40年的工作履歷中,38年是從事辦公室工作。袁子亮在負責辦公室工作期間,多次受到省、市電業主管部門的表彰,被授予“優秀辦公室主任”和全市“電力系統優秀辦公室主任”“電力系統辦公室工作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工作中他是工作狂,生活中他是熱心腸。1996年,正陽縣電業局原政工辦主任張貴雋的兒子出了車禍,袁子亮忙前忙后,幫其聯系醫院,找專家治療。由于巨額的治療費用,張貴雋家庭出現了經濟困難,袁子亮向全局發出了捐款倡議,自己率先帶頭捐款,在他的倡議下,大家紛紛奉獻愛心,解了張貴雋一家的燃眉之急。
“單位里只要誰家有困難都愿意向他傾訴,每年他為職工辦好事善事都在百件以上。”張貴雋說。2001年袁子亮退休那年,在一次全體人員大會上他說:“人退心不退,繼續為全縣電力事業發展發揮余熱,今后不管誰有困難請找我,好事繼續辦,永遠做你們的貼心人。”
袁子亮為何如此熱衷于做好事,也許與他小時候的經歷有很大關系。在他還不記事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一個人撫養他和兩個妹妹,左鄰右舍時不時伸出援手。懂事后,袁子亮的父親不止一次教導他,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因此,袁子亮對困難群眾有了更多的理解。走上社會后,袁子亮把“勤奮做事、誠信待人、樂善好施、孝老愛親”作為自己的家規家訓,并編寫成家風歌進行傳唱。
行動能夠化為無聲的感召力量。袁子亮大兒媳婦胡衛華十二年如一日精心照料兩位孤寡老人,直至去世。胡衛華先后被縣婦聯、團地委、省電力工業局分別授予“三八紅旗手”“學雷鋒標兵”和“全省電力系統優秀青年”等榮譽稱號,1997年被正陽縣委宣傳部、縣總工會授予“正陽縣十佳職工”稱號。大兒子袁昕以父親為榜樣,勤奮工作,1996年被評為全縣工商系統十佳工商管理人員,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妻子李桂榮和兒媳婦胡衛華先后在縣委宣傳部文明建設表彰會上作典型事跡發言,并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的精神文明建設報告團,在全縣作巡回報告。其家庭于1994年、1997年被省文明委授予省“五好家庭”和省“五好文明家庭”稱號。
袁子亮退休那年,4個子女商定給年邁的父母“孝老基金”。“我和你母親都有退休金,生活沒有問題,就把這筆資金作為公益基金吧。”在一次“家政議事會”上,袁子亮作出這樣的決定。從此,子女每年給一萬多元“孝老基金”就變成了“袁家公益基金”。
2004年春,家住正陽縣雷寨鄉的一個遠房親戚來城里串門,言談中說起當地一個鄰居家上初中的小女孩學習成績非常好,但因家庭困難,面臨輟學。通過這個親戚,袁子亮聯系上那名困難女孩,決定每年資助她1000元錢,直至高中畢業。后來,那名女孩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華中師范大學,畢業后在鄭州市找到了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并成了常來常往的“親戚”。
2017年春,袁子亮了解到正陽縣汝南埠鎮崗頭村村民劉培華家屢遭不幸,妻子、兒子、女婿患病相繼離世,女兒患精神分裂癥常年關在家里。面對這個苦難的家庭,袁子亮和妻子商量后,決定從“袁家公益基金”中拿出3000元,讓劉培華先把女兒送到精神病醫院治療,隨后又四處奔波幫她解決后續治療費用。半年后,劉培華因交不上費用醫院讓女兒出院,袁子亮得知后又資助她3000元。
2018年11月,袁子亮的妻子李桂榮突患腦血栓,經全力救治,還是留下了偏癱的后遺癥。“雖然你們的母親患病,我們比原來生活困難些,平常節儉一些就夠了,那筆錢還留著做公益事業,我們袁家志愿者服務隊要堅持下去。”面對4個子女袁子亮初衷不改。2019年12月20日,仍按袁家老規矩在小女兒袁婧的帶領下,他們帶著排練多日的春晚節目及慰問品前往慎水敬老院慰問。
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句話袁子亮記得最清楚,他也一直在堅持做好事。受其影響,他的子孫也樂于公益事業。小女兒袁婧先后資助3名貧困學生,資助金額3萬元。袁婧是正陽縣供電公司離退休黨支部書記,但她很珍惜公益組織“君義聯合會”副會長這個職務。閑暇時間,她發揮個人能歌善舞的特長,帶領聯合會會員到聾啞學校、農民工子弟學校和養老機構進行慰問演出;孫子袁景昱經常參加縣供電公司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連年被評為縣優秀青年志愿者;大女兒袁昉同樣是個熱心腸,見到別人有困難,總要伸手拉一把……
2011年,袁子亮提議:在每年3月20日的國際幸福日那天,家族成員人人曬“幸福清單”,“幸福清單”的內容包括助人為樂、扶弱濟困、愛崗敬業、勤奮耕讀、孝老愛親等親善小事,看誰在一年中做的好事善事最多。“達到年年有驚喜,歲歲有收獲。帶給大家力量、信心、鞭策與希望。”袁子亮道出了曬“幸福清單”的初衷,就是讓子孫后代珍惜幸福、懂得感恩。他家的“幸福清單”已養成習慣,一曬就是9年。
全家對所曬的“幸福清單”評出一二三等獎,并分別給予獎勵。“俺的家庭有一種幸福感,都積極向上向善。”袁婧說,“通過曬‘幸福清單’,激勵我們傳遞更多的正能量,每年都是滿滿的幸福滋潤著我們的精神家園。”
扶危濟困、助人為樂,袁子亮率先垂范。這個家族每年做的好事就像垂掛在樹上的葡萄一串一串的,愛國愛家做好事已深深扎根在了袁家子孫后代的骨子里。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