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日產量突破200萬只的背后
摘要: 1月25日,市工信局分別在正陽縣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平輿縣百消丹藥業有限公司、驛城區永生醫療器械公司、開發區易弘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防護物資生產企業派駐了10余名工作人員,全天候緊盯企業需求,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保障企業生產。
工人加班加點生產口罩。
記者 付建強 鄧思婕 見習記者 吳燏函 文/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最緊缺的防護物資之一,出現“一罩難求”的現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緊急部署,各地各部門聞令而動,各口罩生產企業加班加點、增產擴產,打響了口罩生產保供戰。疫情初期,我市只有1家口罩生產企業,日產量10萬只左右,截至3月18日,我市共有18家口罩生產企業正式投產,日產量突破200萬只。僅僅一個多月時間,口罩日產量實現了約20倍增長,有效緩解了我市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的難題。
1月25日,河南省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了。正陽縣委、縣政府、縣科工信局、縣產業集聚區主要領導來到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調研,要求公司擴大產能,保生產、保供應、保質量,守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1月3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來到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調研并召開現場辦公會,研究解決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要求市直有關部門和正陽縣積極主動為企業搞好服務,加大政策、資金、用工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增建改造新的生產線,努力實現產能最大化。
市、縣兩級政府部門積極幫助企業開通“復工綠色通道”,核發許可證,協調原材料供應和物流運輸。同時,密集出臺一系列措施,全力推動口罩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優先保障口罩生產企業用工、資金、物流、關鍵原材料供應等需求,引導企業在切實做好自身防護、確保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的前提下,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全力保障口罩生產企業的原材料需求,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行效率;全面推動現有口罩生產企業挖掘潛力、支持有意愿的企業改造轉產、鼓勵實力較強的企業新建生產線,跑出口罩生產加速度。不僅如此,還明確企業生產的口罩,全部由政府兜底采購收儲;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資金支持;派出駐廠特派員,提供“保姆式”服務;市場監管部門秉持“特事特辦”的原則,加快審批流程。
由于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大部分員工都已經回家過年,嚴格的交通管制使員工難以返廠,市工信局立即牽頭聯合相關部門逐一摸排員工的家庭住址和身體狀況,疏通縣、鄉、村三級疫情防控卡點,對符合健康標準的工人開通“綠色通道”,迅速組織起一個160人的返廠生產團隊;為了防止疫情擴散,市工信局、縣政府不到12小時,把200張床、300床被子等生活用品安排到位;生產包裝盒、包裝箱、標簽等輔助原料廠家停產停供應,市工信局多方協調使問題得以解決;原生產線產能不足,需要擴大生產面積提高產能,縣政府連夜行動,從1月25日20時干到第二天6時,把只有1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搬遷到一個8000平方米的廠房,安裝了4條生產線;市市場監管局全力協助該公司準備申報材料、改進生產工藝、提升檢測能力,僅用一天半的時間,就拿到了省藥監局重新頒發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許可品種由原來的2個增至8個,新增加了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等6個急需防護品種;熔噴布是生產口罩的關鍵原材料,年前與長垣市有關企業簽下的訂單一直提不了貨,市工信局連夜派人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及時解決了問題,熔噴布等原材料當即裝車發貨。
企業想盡辦法復工復產,購買、調運原材料,增加產能,滿足生產需要。“疫情危急,多生產一只口罩,就能為疫情防控工作多貢獻一份力量,我們責無旁貸。”各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
位于正陽縣產業集聚區的駐馬店市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的口罩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生產線24小時高效運轉,工人兩班倒,人停機不停。目前,該公司有10條口罩生產線,日產量達50萬只。該公司于2016年12月成立,有10萬級凈化車間、滅菌車間,是以生產醫療耗材和消毒類產品為主的生產企業。公司總經理安紀東表示,口罩不是公司的主導產品,此前只有2條普通的口罩生產線,日產量最高是5萬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期間,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跑出了“深圳速度”。從復工之日起,安紀東一直在與時間賽跑。由于生產口罩、酒精、84消毒液的原材料儲備不足,安紀東在取得市工信局的支持和幫助后,大年三十晚上,他派出兩人到新鄉市、南陽市“搶”原材料,第二天中午運回20噸,晚上運回33噸。最忙的時候,他連續三天都睡在辦公室的小折疊床上,連洗臉的時間都沒有。“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企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全力以赴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安紀東表示。
公司生產部經理雷光明負責跟蹤原材料產量,為了保證生產的連續性,雷光明24小時連軸轉,2月8日元宵節那天,他因為長期熬夜暈倒在地。“我去縣醫院拍了CT,沒有什么大毛病,就是生物鐘有點紊亂,短暫休息一下就能返崗了。”雷光明說。
張真真負責口罩生產設備維修,1月25日上班后就吃住在廠里沒有回過家,家里的兩個孩子也顧不上照顧,她每天守在機器旁,只為能及時排除設備故障,保證正常生產。“我們累點兒沒啥,只要疫情能早點結束,大家都能回歸正常日子。”張真真說。
疫情發生以來,多地上游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出現供貨困難等現象,造成我市口罩生產企業原材料難以保障。針對這種情況,副市長賀振華強調:“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開通綠色通道,安排專人跟進,努力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務。”
1月25日,市工信局分別在正陽縣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平輿縣百消丹藥業有限公司、驛城區永生醫療器械公司、開發區易弘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防護物資生產企業派駐了10余名工作人員,全天候緊盯企業需求,及時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保障企業生產。
市工信局協同有關銀行上門服務、現場辦公,幫助全市20多家防護物資生產企業解決3億多元資金問題。其中,幫助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協調中原銀行駐馬店分行、駐馬店農商銀行解決資金缺口,3天內把500萬元現金匯到企業賬戶,還為企業積極申報國家專項資金500萬元。不僅如此,市工信局幫助遂平縣裕宏新型環保包裝有限公司、驛城區力暢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組織員工,恢復生產,解決淘兒寧藥械有限公司等企業防護物資裝箱、裝瓶問題;開通車輛通行證辦理服務直通車,已累計為企業辦理通行證B證108張,運輸應急物資1.2萬噸,協調解決企業車輛通行問題300多個,有力保證了疫情期間生產企業原料運進來、產品運出去。
企業缺什么就幫企業補什么,市工信局駐廠特派員成了企業的“專職保姆”,對接材料、設備采購渠道,聯系產品消殺檢測,申辦生產資質等,保障企業全身心投入生產。據統計,市工信局共為全市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協調購進熔噴布、耳帶、鼻梁架等原材料49噸,原材料成本降低60%左右,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企業的事就是我們的事;不論白天夜晚,只要有活就不分早晚。”這是市工信局駐廠特派員的共同信念。工作人員沒有地方住,有時就睡在車上;吃飯不方便,熱水加泡面。雖然吃住條件簡陋,但是工作不馬虎,“扎根”廠區,全天候跟蹤,全方位服務,全力保障企業開足馬力生產。
疫情終將過去,勝利終將屬于愛拼善贏的駐馬店人!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