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楹聯特色文化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我市將實施楹聯文化建設工程
摘要:弘揚楹聯文化、彰顯自身文化底蘊、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是大力開展文化建設的一條積極有效途徑,我市依托紅色文化、重陽文化、梁祝文化、車輿文化等主題文化,整合資源,樹立品牌,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挖掘和展示楹聯文化之美,傳承歷史文化基因,增添城市文化內涵,促進楹聯文化與旅游業有機...
本報訊(記者 王曉晶)“報國許身,惟將軍剖腹斷頭,黑水白山縈浩氣;撫今追昔,看故地記功勒石,丹心碧血勵來人”、“生死證堅貞,憑誰認柳上血痕,冢旁秋草;山川銘壯烈,向此尋蝴蝶今世,梁祝前身”……一副副氣勢磅礴、朗朗上口的楹聯將于2020年5月底亮相我市文化廣場、公園(游園)、各旅游景區,讓市民和游客感受楹聯文化的魅力,感受傳統文化帶來的藝術享受。
為弘揚天中優秀傳統文化,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我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好地發揮楹聯社會效益,展示駐馬店文化形象,推動“以文化城”工作,我市結合2019年“十佳楹聯”征集結果,將實施楹聯文化建設工程。
此次楹聯文化建設工程建設地點為全市文化廣場、公園(游園)、各旅游景區以及其他適合懸掛楹聯的公共場所。楹聯可直接在現有亭臺、廊閣等處懸掛,也可在新建設門樓、牌坊懸掛。同時,在建設數量和質量上也提出明確要求,每個縣區要建設懸掛不少于十處楹聯,每個景區或較大的公園、廣場要建設懸掛不少于三處楹聯,其他公共場所至少要建設懸掛一處楹聯。楹聯的內容、書寫、制作和懸掛要規范,要與懸掛地點環境融合協調。楹聯的制作材質要精良,適合長久懸掛。各縣區和單位建設懸掛楹聯時,可選用2019年“十佳楹聯”全國征集結果。如沒有合適楹聯,也可以結合懸掛地點的特點,自行組織收集、創作。
弘揚楹聯文化、彰顯自身文化底蘊、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是大力開展文化建設的一條積極有效途徑,我市依托紅色文化、重陽文化、梁祝文化、車輿文化等主題文化,整合資源,樹立品牌,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挖掘和展示楹聯文化之美,傳承歷史文化基因,增添城市文化內涵,促進楹聯文化與旅游業有機融合,讓楹聯文化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據了解,2019年6月,我市啟動“十佳楹聯”征集活動,面向全國楹聯愛好者,重點圍繞風景區(紀念館)、城市主題公園和天中文化重要元素三個方面進行征集。截止2019年10月31日,共征集楹聯5000多副,參與投稿人員涉及全國各省、市1000多人。作品評選全程匿名編號,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個階段,評選出“十佳楹聯”10副、“優秀楹聯”79副。通過楹聯征集活動,在全市營造了楹聯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大大提高了駐馬店的知名度。
楹聯文化建設將成為我市展現優秀傳統文化、天中特色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窗口,成為旅游建設和特色文化建設的一道風景線。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