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返鄉大學生陳昊——抗疫一線書寫青春擔當
摘要:團圓的除夕是陳昊參與疫情防控戰斗的開始,而鄉政府辦公室就是他戰斗的大本營,因為數據統計工作的時效性和重要性,全天24小時的每一刻,都尤為重要,陳昊繃緊弦一刻也不敢放松。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軍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疫中,廣大青年學子積極響應號召,肩負起了新時代黨和人民賦予青年的使命與責任,沖鋒在抗疫一線,用青春書寫擔當,用行動詮釋奉獻。這其中就有正陽縣返鄉大學生鄭州科技學院陳昊,他主動請纓,不畏艱險,投身奮戰在家鄉疫情防控一線,成為該縣王勿橋鄉的一名疫情防控工作青年志愿者。他連續40余天吃住在鄉,堅守鄉村重要卡點值守崗位,每天工作起來都是連軸轉,沒有閑下來的時間,而他卻毫無怨言,一直盡心盡責沖鋒在前,為家鄉防疫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青年擔當,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青春贊歌。
除夕夜的一線堅守
2020年的春節是個不同尋常的節日,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迅速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疫情防控大戰,正陽縣王勿橋鄉高度重視上級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和指示,在第一時間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全鄉村黨員干部緊急進入戰斗狀態,沖鋒在鄉村疫情防控一線,為守護全鄉鎮群眾的生命安全而逆行奮戰。
1月24日,也就是農歷新年除夕夜,陳昊正忙著幫父母做年夜飯時,收到了鄉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他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在跟父母匆匆告別后,沒顧上吃一口年夜飯,就匆匆趕到鄉政府待命。陳昊自上大學以來,每到假期,他都會主動到鄉政府義務幫忙干活,作為自我歷練,因此,在這緊急關頭,鄉政府也想到了能擔當的他。
大年初一一大早陳昊就投入了全鄉疫情防控的戰斗中,他跟隨鄉村干部深入村組排查登記武漢返鄉人員信息,一直忙到當天下午1點鐘時,陳昊還在鄉政府辦公室匯總統計著全鄉往返武漢人員的基本信息、卡點排查登記表等相關數據。直到肚子餓的咕咕叫時,他才匆匆啃了幾口方便面充饑,之后又埋頭到登記整理工作中,因為他深知,只有把工作做到細致和極致,才能保證返鄉人員情況摸排精準,萬無一失。
在完成當天新增人員信息數據統計工作后,陳昊又馬不停蹄地跟隨鄉領導深入村組,挨家挨戶摸排記錄武漢返鄉情況去了。在走訪摸排中,他還不時向走訪農戶及時宣傳普及疫情防控自我保護知識,“盡量減少外出。要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陳昊一邊登記著信息,一邊還不忘告訴他們,“這只是排查,為大家健康負責,不要恐慌。”讓鄉村百姓對當前疫情做到心里有數,這樣更好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做到既不輕視又不恐慌。
一直忙到晚上10點鐘,鄉政府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陳昊還在加班加點匯總記錄武漢返鄉人員信息。此項工作涉及的時間性比較強,工作量比較大,每天各村、各單位隨時都要上報情況,有些疑點隨時都要電話溝通,工作辛苦自不必說。除此之外,陳昊還要抽空學習記錄領導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安排,以便做到投入工作心中有數,做到忙而不亂。團圓的除夕是陳昊參與疫情防控戰斗的開始,而鄉政府辦公室就是他戰斗的大本營,因為數據統計工作的時效性和重要性,全天24小時的每一刻,都尤為重要,陳昊繃緊弦一刻也不敢放松。
“我可以不吃除夕夜的餃子,不看年三十的春晚,但疫情防控阻擊戰卻是刻不容緩,不容懈怠的!”為了能夠盡快核實武漢返鄉人員總數,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陳昊在萬家團圓時,沖在了疫情防控一線,雖然他只是一名幫忙的在校大學生,可他卻用責任和擔當實實在在地擔起了疫情防控的重任。
家在心中 祖國更在心中
“今天過節了,回來吃飯吧?”陳昊一忙起來就整天不見人影,母親時刻不在牽掛著他。
“不回去了,媽,您在家要照顧好自己,我挺好的。”
正月十五是傳統節日元宵節。這天,在王勿橋鄉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陳昊收到了母親的電話,通話的言語中透露著對家的思念。
但話還沒有說完,手機又響了,縣疫情防控工作群里發來了消息:“請各位抓緊時間核查你鄉返鄉人員詳細信息。”還沒有來得及和媽媽說聲再見,陳昊就匆匆掛斷了通話,又投入了工作。從1月24日加入抗疫工作以來,除了回家取換洗的衣物外,陳昊一直堅守崗位,吃住在鄉。
“非典的時候我還小,像這么大的疫情也是第一次經歷。”陳昊告訴記者,首次經歷這樣的疫情,他和很多人一樣也會擔心害怕,但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面對疫情,更應該勇往直前。
陳昊說他也想回家,也想和家人團聚,但是他不能,因為他知道工作崗位更需要他。眼下抗擊疫情是大事,他相信,自己的家人會理解他的。
“我知道自己不能回去,首先工作太忙,鄉里有很多統計資料、報表等工作,我是第一接手人,對工作情況熟悉,工作上效率會更快。其次,我每天會接觸很多人,不安全,回家后再傳染給家人可怎么辦?”陳昊表示,每次和家人通話,聽到父母電話那頭“你照顧好自己,按時吃飯……”的溫馨話語時,就倍覺溫暖,就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采訪中,陳昊的手機總是響個不停,有電話有信息。翻看他的微信界面,置頂相關疫情防控的微信群就有10多個,點開往上滑,“@陳昊”的信息占多數。每一條,他都第一時間予以回復。
連續15天吃住在鄉里,他最愧疚的還是父母。“爸爸胳膊有傷,家里活都是我媽自己干,我一點兒忙也幫不上。”陳昊說,“大年三十,我是在鄉里加班中度過。這也是我第一個除夕夜沒能和家人一起吃餃子、看春晚。那晚和家人通視頻電話,聽見外邊煙花爆竹聲,我哭了……”
在最忙碌的2月初,陳昊專門抽出時間,參加“同唱一首歌 為戰‘疫’加油”活動。“我想通過錄制歌唱視頻的形式,表達對一線戰‘疫’英雄的祝福;同時也使我保持頭腦清醒,作為萬千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分子,樹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陳昊說。
進入3月以后,陳昊依然堅守在抗疫志愿服務一線。隨著全國各地逐漸復工復產,大伙的防護意識得到明顯提升。因此,陳昊的志愿服務,又有了新的變化。除了堅守崗位,陳昊還經常到村里,為返崗復工人員宣傳辦理健康證的相關政策和辦理流程,同時,陳昊組織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對街上的商販進行政策講解,并在其經營過程中維護秩序,做好安保工作。比方說設置“一米線”、測量體溫、身份登記等,用實際行動解決了店鋪復工經營難題。
踐行使命 點亮青春之燈
身為95后的陳昊,顯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更有責任感。沙啞的嗓子,熬紅的雙眼,記錄著他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辛勤付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白加黑”、“5+2”、每天早起晚睡是陳昊的工作常態。同事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勸他換崗休息。他卻說:“我年輕,身體吃得消。國難當前,在返鄉之際,能為家鄉防疫工作盡一份微薄之力,值得!”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應該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的責任,陳昊的工作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也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陳昊很熱愛也很敬重這份工作,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參與到基層的工作之中了,但每一次的參與都會讓他有很深的感觸,疫情嚴重,每一個數據都是關鍵,做好基層的疫情防控工作,越是在困難時刻,越要和大家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共渡難關。
“我曾經總結自己,從我接觸基層工作,尤其是脫貧攻堅后‘瘋狂’地愛上了這份工作。其實后來想想不是太準確,對基層政府工作的熱愛,不是‘瘋狂’,是一天一天、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歷經磨煉的人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陳昊說,“奮斗的青春最美麗!他課余時間參與鄉鎮工作,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尤其更夠為家鄉人服務,我很快樂。”
在陳昊的帶動下,王勿橋鄉50多名返鄉大學生紛紛行動起來,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線中,他們配合默契、分工合作,成為疫情防控點上一道閃著青春光芒的動人風景。
“我是一名黨員,在疫情防控中,理應沖鋒在前,何況這里是我的家鄉,我更加責無旁貸”陳昊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真摯的話語里無不飽含著一名黨員的責任和使命,也有更多對家鄉的愛戀。
日前,經過全國上下多日以來的艱苦奮斗,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抽出時間能夠暫時喘口氣的陳昊,又將他在校期間獲得的獎學金1000元作為特殊黨費捐獻給國家,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
據記者了解,陳昊同學在校期間思想覺悟高、日常表現好、學習成績優異,一直擔任學生會主席、團委副書記等職務。近年來,先后榮獲“河南省優秀學生干部”“駐馬店市三好學生”“駐馬店市優秀志愿者”“正陽縣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
一份付出,就有一分收獲。近日,正陽縣王勿橋鄉主要領導親手將一個大紅榮譽證書送到正在執勤的陳昊手中,以此來肯定他對全鄉疫情防控工作所做出的的貢獻,感謝他用責任和擔當為家鄉人民所做出的奉獻。
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以來,陳昊沒有休息一天,沒有喊一句苦,始終堅持工作在崗,在工作的點點滴滴中體現出了一名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疫情不退,我永遠堅守在一線!”這就是陳昊,一名當代大學生的擔當情懷。在疫情防控的前線,他用著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無私奉獻,高揚起青春的旗幟,唱響了一曲動人的青春樂曲。
讀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有感
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字里行間既有對我們青年一代的高度贊揚與肯定,也飽含了對我們青年一代的深切關心和期待。讀完后內心澎湃不已,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讓我對在返鄉之際能夠參加家鄉疫情防控工作的經歷感到更加有意義,同時也激勵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懼艱險、勇挑重擔。
“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習近平總書記回信中的這句話令我深受啟發。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我將謹記總書記的對廣大青年的要求,珍惜大學時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時刻準備著,將青春的光彩揮灑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實際行動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