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雪松看河南 河南雪松看宋屯 “宋屯現象”引發蝴蝶效應
摘要:陶建軍的父親是最早一批依靠種植雪松發家的一批人。宋屯村貧困戶周民正忙著修剪雪松,他告訴記者,今年他準備出售部分雪松,能賣10萬元錢。“其實,全國雪松的定價權在這里,這里已成為全國雪松市場的風向標,種雪松引發的蝴蝶效應,帶動當地和外地更多的人瞅準花木市場,紛紛效仿嘗試。”
□全媒體記者 郭建光 王永良文/圖
本報訊 全國雪松看河南,河南雪松看宋屯。3月15日記者在汝南縣東官莊鎮采訪時看到,以宋屯村為圓點向四周輻射,4萬多畝的雪松田里滿目青翠。工人們戴著帽子、手套,正在大田挖樹裝車,準備發往河北、山西、新疆、西藏等地(如圖)。一天20車雪松,每車四五萬元,像這樣的情形已經持續20多天,粗略計算,為當地村民換來近兩千萬元的收入。
宋屯村下轄5個自然村,4760畝地,445戶村民,1832口人。這里全部種上雪松,沒有一人外出打工,這在當下如候鳥一般的打工潮下,成為“絕版”的宋屯現象。
“這車雪松一共108株,每株600多元。”擁有400多畝雪松基地的村民陶建軍剛剛在汝南縣林業局駐該村第一書記張順禮的協助下辦好植物檢疫證,這些雪松正準備運往安陽等地。
談起種雪松的經歷,陶建軍如數家珍,他也見證著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發家致富的過程。“上世紀70年代,這里的一個村民在南京一著名雪松基地學會種雪松的技術,開始回鄉種植。從出苗開始就可以賣樹苗,然后是1米、2米、2米半,一直長到10米,大約7年的時間,一畝地前后可以賣20多萬元錢。”陶建軍的父親是最早一批依靠種植雪松發家的一批人。
宋屯村貧困戶周民正忙著修剪雪松,他告訴記者,今年他準備出售部分雪松,能賣10萬元錢。“我種雪松才4年時間,可是也嘗到了甜頭。在家門口就有賺不完的錢,你說誰還外出?”周民的話正是當地村民的真實寫照。
多年來,這里的花木經紀人持續外出尋找銷路,早已經打開了市場。有的經紀人輕輕松松一年賺四五十萬元錢。該縣共有5萬多畝雪松,占據全國雪松的大半壁江山。由于這里的氣候處于南北過渡地帶,這里的雪松無論銷往西藏還是內蒙,都能夠耐住零下幾十度的低溫。
據汝南縣花木協會會長張龍介紹,如今當地人通過親朋好友在四處流轉土地種植雪松,去年他的一個朋友賣雪松收入1200多萬元。“百萬元戶在宋屯比比皆是,土里刨金在這里真正成為現實。這里的村民幾乎家家戶戶在市區買了房子。”張龍開著越野車,穿著工裝,上面印上他的名字和電話,成為一道流動的“廣告”。
“其實,全國雪松的定價權在這里,這里已成為全國雪松市場的風向標,種雪松引發的蝴蝶效應,帶動當地和外地更多的人瞅準花木市場,紛紛效仿嘗試。”張龍說。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