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近孤獨癥的世界
摘要:近年來研究熱點關注患兒腦內存在長期炎癥反應,從而導致腦發育障礙,進而引發自閉癥產生。總之,自閉癥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凡是引起腦發育障礙的因素均可能會增加罹患自閉癥的風險。治療方法 了解了自閉癥的病因及表現,那么,自閉癥患兒應該如何治療呢?
市二院 賈其沅
自閉癥,也稱兒童孤獨癥,包括典型或不典型、全部或非全部孤獨癥特征的所有疾病。它歸屬于神經發育障礙。該疾病起病于嬰幼兒時期,通常在 3 歲以前,臨床主要以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局限的興趣及刻板與重復的行為方式為特點,多數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發育遲滯,可持續到成年。
發病原因
1.遺傳因素
是自閉癥主要的發病因素。各種遺傳學研究包括家系研究、雙生子研究、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及表觀遺傳學等均顯示自閉癥與遺傳因素關系密切。2%~5% 的自閉癥患兒的同胞也患有自閉癥。盡管目前已經發現有數百個基因與自閉癥相關,這些基因主要與腦發育有關,但其對自閉癥發病作用不大。另外,還發現有 200 個左右突變基因與自閉癥相關,且其致病效應較強。
2.環境因素
母孕期的各種危險因素如先兆流產、病毒感染、吸煙、服用某些藥物、羊水污染、胎位異常、情緒不穩、宮內窘迫;圍產期各種危險因素如難產或早產,出生時窒息,低出生體重等均可能增加罹患自閉癥風險。此外,母親懷孕年齡大及母親懷孕時父親年齡大,比年輕母親懷孕,孩子罹患自閉癥的風險有顯著提高。
3.影像學研究
發現自閉癥患兒的大腦結構及功能存在異常,自閉癥患兒大腦多個功能腦區體積減少及信號傳導異常。近年來研究熱點關注患兒腦內存在長期炎癥反應,從而導致腦發育障礙,進而引發自閉癥產生。總之,自閉癥發病機制非常復雜,凡是引起腦發育障礙的因素均可能會增加罹患自閉癥的風險。
疾病表現
1.社會互動障礙
大部分患兒在嬰幼兒時期就出現對人缺乏興趣,母親將其抱著喂奶時,比較不會將身體與母親貼近,很少望著媽媽微笑,平常不注視父母的走動;
6~7 個月時還分不清親人和陌生人,不會像一般小孩子一樣咿呀學語,只是哭叫或者特別安靜的待著;
也有一些病兒在 1、2 歲時發育都正常,但發病后表現為饑餓、疼痛或不舒服時,不會主動尋求幫助,或只是拉著父母的手取東西,而不會以言語或指示等動作來表示。
病兒往往對父母的離開或者回家等無動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邊也很少與之交流互動,更少與父母對視,顯得極其孤獨。
在社會交往方面,患兒缺乏社會互動,我行我素,不會交朋友,難建立友誼。即便有些患兒交了朋友,其活動也多局限在特殊的興趣方面,如搜集模型、時刻表、電腦游戲等。在將心比心和情緒的分享方面,患兒常有理解別人情緒和表達自己情緒的障礙,故常讓人感覺沒有情感、沒有同情心。
2.語言溝通障礙
在自閉癥患兒中表現較為突出。具體表現:非言語溝通方面,患兒常以哭鬧表示他們的不舒適或需要,很少使用手或手指來主動溝通;語言發育延遲或不發育;語言內容、形式的異常,患兒即使語言功能存在,常出現語用障礙,即不會適當地用語言來溝通,患兒往往不會主動與別人交談,不會維持或提出話題,或者只會反復糾纏同一話題,對別人的反應毫不在意;患兒還在語音、語調、語速等方面存在異常,如講話像背書、怪聲怪調等。
3.興趣狹窄、堅持同一性和儀式性強迫性行為
表現在興趣狹窄和不尋常的依戀行為,如對一些不是玩具的物品(如車輪、瓶蓋)產生特別的興趣,還有反復的撫摸光滑的地面等;但一些高功能病兒對天文、地理、數學或音樂等有特別的偏好,如加以輔導可能會有杰出成就。患兒的日常生活習慣不愿改變;還有一些患兒不可克制地去觸碰或嗅聞某些物體。
4.感覺和動作障礙
如一個突然的聲響在正常小孩會引起驚跳,而自閉癥患兒則若無其事;父母與其講話,患兒卻像聾子一樣沒有反應;而一些患兒則對某些刺激特別敏感,尤其是汽笛聲、光線的突然變化等,常會引起恐懼或焦躁不安。
5.智能和認知障礙
近年來的資料顯示,約不足 50% 的患兒存在智能不足的問題。
治療方法
了解了自閉癥的病因及表現,那么,自閉癥患兒應該如何治療呢?不幸的是目前自閉癥無根治的療法。最有效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仍是特殊教育訓練,經過專業人員評估,醫生與家長針對患兒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從而促進患兒語言發育,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