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井蘭:守護好群眾是我的責任
摘要:對于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王紅艷,張井蘭冒著風險,叮囑她要放松心情,積極向上,好好隔離。看到他們被送走時張井蘭眼睛紅紅的,她確實為群眾著急,為全村4000多位父老鄉親著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井蘭沒有休息過一天,雖然她也累了、困了,但是一想到群眾的生命健康,她全身充滿了力量。
記者石新宇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驛城區胡廟鄉胡廟村,群眾總能看到一個不知疲倦、忙碌的女同志,她就是胡廟村包村干部胡廟鄉組織委員張井蘭。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井蘭臨危不亂,迅速把疫情防控精神傳達到村“兩委”干部,取消全部人員的假期,帶領大家投身疫情防控中。指導部署村組的防控,優選防控點的設置,方便群眾;安排車輛進村入組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叮囑群眾疫情期間盡量不要外出,不走親訪友,出門不忘戴口罩,在家不忘開窗戶;帶領村組干部冒著嚴寒逐村、逐戶、逐人排查,摸清返鄉人員信息;本著“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的原則做群眾思想工作,打消群眾隱瞞務工地點的想法。
卡點值守是最辛苦、最單調的工作。張井蘭日夜蹲守值班,詳細記錄來往人員的信息,像醫務人員一樣為群眾測量體溫。在群眾眼中,她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美麗,她大聲講解新冠肺炎預防知識的聲音是那么動聽。
對返鄉人員呂留柱兩次體溫升高,張井蘭比他的家人還要著急,快速聯系醫護車輛,耐心安撫他的情緒;對于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王紅艷,張井蘭冒著風險,叮囑她要放松心情,積極向上,好好隔離。看到他們被送走時張井蘭眼睛紅紅的,她確實為群眾著急,為全村4000多位父老鄉親著急。
返鄉人員一直是張井蘭的牽掛,她多方協調隔離地點。為了能給返鄉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隔離地點,她不知道走了多少路,勸說了多少群眾,解釋了多少遍。她一再要求村組干部不但要保障好對隔離人員的生活,還要做好隔離地點的消殺和他們的體溫測量。
2月21日,隨著企業復工復產,人員流動加劇,不確定因素增加,張井蘭要求村“兩委”干部不但要認清當前疫情防控的復雜性、艱巨性,而且要為企業復工復產做好護航。要嚴格落實“一證一書”要求,外出返工人員要有序辦理健康證和書寫承諾書,不能扎堆辦理;指定一名村干部專項辦理,讓群眾快辦理,早復工。要求村組干部在這個關鍵時期不能有松懈思想,要繼續繃緊弦,再堅持,直到疫情全面解除。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張井蘭沒有休息過一天,雖然她也累了、困了,但是一想到群眾的生命健康,她全身充滿了力量。她說:“我是眾多疫情防控一線人員中的一員,守護群眾的生命健康是我的責任;我是千千萬萬黨員中的一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我的使命。”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