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深入推進群防群治 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居民自治能力
摘要: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高新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的指示精神,2月3日專題研究構建科學有效的群防群治體系,并出臺指導意見,實現“群”策“群”力,共同戰“疫”,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顥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高新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筑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的指示精神,2月3日專題研究構建科學有效的群防群治體系,并出臺指導意見,實現“群”策“群”力,共同戰“疫”,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謀劃部署到位。疫情防控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如何在關鍵、緊急的關頭疏通群眾思想,讓群眾配合、支持、參與,是建立群防群治體系解決的首要問題。為此,區主要領導帶頭,深入辦事處、社區、村組、小區的群眾中進行調研,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掌握第一手資料。同時,召開指揮部會議,多方征求意見,幾經研判,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區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建立群防群治體系的意見》,對逐級干部下沉分包、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發揮居民自治作用、嚴格獎懲樹立導向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群防群治體系,目的就是通過一系列措施,讓群眾不想不參與、不能不防護、不敢不遵規,真正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一是加強宣傳引導,讓群眾不想不自我防控。利用農村“大喇叭”、社區“小喇叭”、微信群、宣傳車等載體,并制作通俗易懂、接地氣的標語、一封信和明白卡,解讀疫情防控措施、宣傳防疫知識,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提高群眾自我防控的思想認識自覺。二是發揮居民自治,讓群眾不能不自我防控。引導各社區充分發揮自治能力,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制定村規民約,暢通舉報渠道,鼓勵互相監督,緊緊依靠群眾筑起了一道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三是依法依規抗疫,讓群眾不敢不自我防控。加強防疫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執行。對疫情防控期間出現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予以打擊震懾。對于疫情防控期間的失德違規行為與群眾個人誠信體系等相掛鉤,讓群眾明利害、知戒懼、守底線。
科學民主決策。群防群治的方向、路徑確定后,重在如何執行。動員、爭取最廣泛的群眾參與,就要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通過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序,讓群眾更多知道黨和政府正在做什么、還要做什么。面對嚴重的疫情防控形勢,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重壓之下,全區各社區堅持運用“4+2”工作法,讓廣大群眾明形勢、知大局、曉利害,提高主人翁意識,樹立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維。各社區在辦事處的指導下,黨支部、居委會創新工作方式,采取建立微信群、電話告知等形式,履行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居民代表會議決議等程序,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通過群策群力,陸續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居民公約、有獎舉報制度、巡邏打更制度、多戶聯防制度、個人承諾、集中代辦等一系列措施。這些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的措施來源于社區干群的智慧創造,又應用于群防群治工作,并在不斷總結中得到完善和提升,使各種措施更加接地氣,達到了群眾真正認可、群眾積極參與的效果。
結合鄉村特色。疫情防控是社會面的管理,必須針對不同階層、不同地方、不同人群,制定切實管用有效的措施,既體現激勵,又有懲戒約束,通過必要程序讓大家認可,以村規民約、小區公約的形式固定,分區實施、統籌推進。在群眾的現實生活中,低保、五保的辦理,參軍入伍的政審,五好家庭文明戶的評先,集體經濟的分配,都是群眾較為關心的事項。因此,在農村社區,對積極參與防控工作的群眾,辦理各類事項中,在政策許可范圍內,給予最大的照顧,如對參軍入伍人員,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在政審材料中直接載明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實績,肯定其所作出的貢獻。在小區管理上,按照權屬進行分類管理。對公租房小區住戶,與租賃權益掛鉤,對成熟的商品房小區,在物業服務上提供最大便利。總之,就要通過給待遇、給便利、給榮譽,讓“奉獻必有回報”的理念變成摸得著、看得見的現實,提起群眾的勁,鼓足群眾的氣,真正促成廣泛參與的局面。同時,建立轄區誠信臺賬,對隱瞞病情、隱瞞旅居史,不配合隔離、不配合監測、違規聚集造成不良影響的居民,列入失信名單,在辦理各種事項時,嚴格把關,并在有關材料中載明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失信行為。
強化隊伍建設。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除了各級黨員干部的宣傳引導和率先垂范外,還要組建好群眾防控隊伍。通過群眾之間互幫互助、互講互學,讓群眾思想熱起來,干勁足起來。我們著力建好了三支隊伍,一是小區管控隊伍。轄區內共有9個小區,每個小區既是一個獨立的作戰單元,也是一個獨立的決策單元。對于小區管控,居組干部直接介入管理,與業主委員會或物業公司一道組建臨時黨支部,加強對小區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巡查勸導。二是村民巡查隊伍。對于自然村,居組干部、無職黨員、積極分子以及具有一定威望的鄉賢等,組成一個防控團隊,設立臨時黨小組,在貫徹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下,結合實際代表群眾實行一些頗具鄉土氣息的自我管控舉措,負責對其他群眾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勸導。三是代辦隊伍。為了讓因疫情管控的群眾解除生活物品采購之憂,各小區和自然村推行為群眾提供生活必需品全天候代辦服務,均組建了以居組干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鄉賢、鄉村教師、大學生為骨干的代辦隊伍,120多名代辦專員全天候提供精準代辦便民服務。
創新工作載體。一是探索實施六戶聯防機制,針對農村防控工作實際,以村民組為單位,就近劃定6戶群眾為單元網格,選取較有威望的戶為聯防戶長,聯系和動員其他5戶群眾,并通過微信群的方式,傳遞疫情防控相關信息,相互監督、相互負責。針對小區人口密集、結構復雜的特點,由小區業主委員會和樓道長負責,組織實施樓棟單元聯防機制,所在單元的所有住戶負有自覺防控、相互監督的責任。二是探索實施小區人員管控聯防機制。城市小區平時由物業公司負責管理和服務,但在疫情防控中,物業公司對人員管控職能較弱,因此,在小區人員管控上,由小區所在的社區指派黨員干部接管防控工作,特殊時期行使管理權,并實行社區、物業雙重登記。推行“一人一卡、一戶一表、一樓一冊”管理。即:以戶為單位,每五天出行一次采購生活必需品,每次準許一人出行。每戶的家庭人員構成、出入時間、去向軌跡等情況登記在一張表上,該戶出行人員憑一張出入卡出入小區,并在出入卡上做打孔記載,小區每棟樓的居民登記表裝訂成一冊,在實踐過程中成效顯著。三是叫響“紅色代辦”。針對重點隔離人群和老弱病殘群眾,“三包一”干部和志愿者采取上門問詢的方式,記錄群眾所需,交由代辦人員統一采購后,再送到家門口。針對96個自然村的普通群眾。通過廣播和微信群公示的方式發布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種類、價格,有需求的家庭通過微信報名購買,社區代辦人員統一采購、集中消毒處理后,把物資送到每家每戶。針對9個小區的居民。分包小區卡點的負責人加入小區業主微信群,有需要代購生活用品的、有需要緊急代領代送的,第一時間提供代辦服務。針對農戶商戶。由于道路交通和公共場所管控造成的物流不暢、門店關張等因素引起產品貨物積壓,堅持既考慮代購也要考慮幫賣,爭取產品銷售,聯系運輸車輛,協調通行保障,解除農戶、商戶積壓造成的損失。四是建立巡查先鋒隊伍。在每個自然村組和小區均組建了不低于5人的巡邏隊,負責區域內的宣傳引導、教育勸離、雙向排查等,每支隊伍有一面旗幟,每名隊員有一部喊話器,對聚集扎堆人群和不佩戴防護口罩出門的人員進行警示教育和勸導驅離,全區鄉村巡邏小分隊人數在500人左右,在“內防擴散”方面起到了極大作用。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