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橋大劉村:七崗七隊上一線 志愿服務抗肺炎
摘要:正陽—彭橋—梁松 心理疏導隊隊員王紹聰為村民心理疏導 紅色代辦隊隊員為群眾配送生產生活物資 消殺服務隊深入村民組消殺作業 教育勸導隊深入村民組宣傳疫情防控政策 卡點執勤隊隊員做好卡點登記執勤工作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梁松)“王支書,李德友他們一家人和新冠肺炎確診者,密切接觸了兩天,我們村民組的老百姓們堅決不允許他們回我們村!”一個急促的電話打到了彭橋鄉大劉村支部書記王思杰這里。
心理疏導隊隊員王紹聰為村民心理疏導
原來,李德友在縣醫院照顧了兩天自己因病住院的老伴。后來,同病房的一名患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縣醫院對李德友一家人仔細檢查后,要求回家隔離即可。但是,當他們走到村民組路口時,被村民攔了下來。幾番爭吵后,問題反映到了王思杰這里。
王思杰隨后召集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縣政協常委、縣工商聯副主席、村心理疏導隊隊員王紹聰和幾名村兩委班子,一起商討對策。
紅色代辦隊隊員為群眾配送生產生活物資
經過大家逐戶走訪疏導,反復向村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廣泛向大家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不是我們的鄰里親友。大家逐漸恢復了平靜,和諧了鄰里關系。
后來,大家在家隔離久了,有的村民忍不住聚集聊天。全村便建立了5-10戶聯保制度,要求鄰里之間相互幫助、相互監督,確保大家不外出、不聚集,確保鄰里之間互幫互助。和李得友聯保的村民主動給他們家送藥送糧,王紹聰等幾名村心理疏導隊隊員們也經常或深入村民組入戶走訪,或在村支部對村民進行心理疏導,穩定了大家的情緒,構建了守望相助、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體系。
消殺服務隊深入村民組消殺作業
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大劉村按照鄉黨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設立了心理疏導崗、排查宣傳崗、教育勸導崗、消殺服務崗、卡點執勤崗、督導核查崗、紅色代辦崗七個志愿服務崗位,并通過微信群、張貼公告、小喇叭等途徑,廣泛號召大家積極參與志愿服務。隨后,由全村100多名在家流動黨員、退役軍人、青年學生、貧困戶、村民組成的7支志愿服務隊,積極投身到了疫情防控一線。
流動黨員徐正信,主動把自己的面包車捐獻出來,不計報酬擔任紅色代辦員。每天一大早,他就能收到群眾發來的需求單,有時候忙得都顧不上吃飯。但是不論代辦量有多大,他每天都起早貪黑、任勞任怨地奔走在為群眾購買米面油、學習本子、藥物種子、換煤氣罐等生產生活物資的路上,并為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教育勸導隊深入村民組宣傳疫情防控政策
卡點執勤隊隊員、流動黨員李陽、丁莉每天都堅守在卡點,嚴格按照工作流程,熟練地對過往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測體溫等操作。丁莉說:“在之前的主題教育中,鄉村黨組織一直十分關心我們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通過建立流動黨員微信群、寄送學習資料等各種方式加強我們的黨性修養。在這個疫情防控關鍵時刻,我們理應為家鄉做點貢獻。”
教育勸導隊隊員們每天或是騎著自家的電動車深入村民組,勸導行人回家隔離,或是在各種微信群中轉發疫情防控動態信息。身為流動黨員、和父母妻兒在武漢定居工作的黃欣,在村流動黨員微信群中看到村支部正在要求在外人員不要回家。但是,自己的爺爺獨自一人生病在家,父親想回家照顧爺爺,他立馬做父親工作,勸阻父親不要返鄉,并給爺爺寄回了治病生活費。
消殺服務隊隊員、流動黨員羅軍,手胳膊多處骨折,剛做完手術不到1個月,便第一個報名參加該村疫情防控工作,每天自費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線,進行消殺作業。每天工作下來,手胳膊疼痛難忍,妻子勸他不要干了,他依然在堅持!
答好疫情防控的考卷,需要黨員干部挺身而出、沖鋒在先,也需要人民群眾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這種以愛心志愿服務為依托的群防群治防控體系,構建了里仁為美、守望相助的鄰里關系。疫情還在繼續,志愿服務崗隊員們的工作也從未停息。我們相信,在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這場疫情防控戰一定能早日贏得勝利。
卡點執勤隊隊員做好卡點登記執勤工作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